甘肃省天水三中届高三第五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历史部分试题(选择题)24. (中国政治制度)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文明是西周创立的 B . 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C. 秦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 由血缘政治相官僚政治发展“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B. “三省”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 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并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D. 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六部执行 26. “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妇女不得将白色、褐色毛段并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又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勿得为四铺作闹斗八;戴帽酒食器,非官禁勿得用。”材料说明宋代 ( ) A. 妇女追求个性解放 B. 财政支出入不敷出 C. 市民消费僭越封建等级制度 D. 政府严格控制商业活动国学大师钱穆说黄宗羲、顾炎武“只研究治道,不研究政体。跳不出‘封建、郡县’、‘公天下、私天下’固有的概念陷阱。”不像欧洲的“先贤哲人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 ) A. 地理环境 B. 经济基础 C. 文化传统 D. 科技水平 晚清政府虽然还在坚持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在传统的军机大臣、六部尚书、直隶总督的基础上,封建官僚体系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北洋大臣”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 )A. 说明封建官僚体系瓦解 B. 无益于中国近代化C. 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 是工业文明冲击的必然结果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得转移。”这一规定从本质上说明《十二铜表法》 ( ) A 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 保护物品所有者的私有财产权 C 限制贵族的特权,维护平民利益 D 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法兰西的共和之路一波三折,曲折坎坷,而最终定型的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规定主要说明( ) A. 法国实行总统制 B. 法国政体是共和制 C. 法国总统权力受内阁制约 D. 法国总统对议会负责 31.有学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 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是指 ( )A. 促使了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 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D. 确保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逐步确立他的演讲词中没有提及任何的细节和数据,只号召欧洲人团结起来、共同规划一个他们自己的重建欧洲计划……英国外务大臣从广播中听到后,立即与法国外交部长取得联系,并交换看法,还一致认为有必要邀请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盟国苏联参与……斯大林对此曾表现出“谨慎的兴趣”……他派遣苏联外交部长到巴黎与英、法两国外长会谈。材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仍在进行抗日战争 B. 美苏冷战已经开始 ( ) C. 反法西斯国家关系仍然密切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 A. 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B. 工业化牺牲了农民利益 C. 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失败 D. 计划经济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5.“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咱们在等待戈多。”下列美术作品与上述对白作品所反映的艺术表现手法相似的是 ( )A.塞尚《日出?印象》B.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凡高《向日葵》 D.毕加索《毕加索自画像》 第二卷(非选择题)(25分)社会转型是近代以来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能否顺应社会转型的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国运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欧近代社会转型的真正启动也不是在原初工业文明发展较早、社会变革程度一度领先的地中海沿岸国家,而是从当时并不起眼、偏居欧洲大陆西北边的岛国——英国首先开始的,……并引发了世界现代化潮流。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材料二: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材料三:当前,全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简析英国率先启动近代社会转型的经济条件。(4分)(2)概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6分)(3)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黄金时代”,而中国却与 世界现代化发展大潮失之交臂,中外差距加大,请分析各自的原因。(8分)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趋势?(2分) 结合材料谈谈今天我们如何应对“新的文明转型”?(5分)41.(12分) 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材料:“闻诸外洋,虽以妇女作铺伙、为堂倌,而男女暗昧之事殊多不见。若中国妇女 亦仿而行之,则风化之案必将层出无数矣” “中国之风气与外洋有不可以强同者” “中国妇女以廉耻为重,若一丧廉耻,则无所不为矣”。 “窃以为此期间不如变通办理,易女工而为难工。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妇女即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而所做之工妇女能之,男子岂有不能为之理?计不如以男易女”。“专令做不须出门,在家可做之工,如钉书、糊匣之类,亦未必至于无可糊口。而局厂各工,则皆以男子为之”。 ——摘自1894年6月23日《申报》《女工不如男工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的观点。(12分) (15分)规则和制度无处不在。人们制定和遵守规则制度是为了形成相对稳定的秩序,破坏规则和制度则是为了有所突破或另有它图。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 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 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些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 材料三:安倍卷土重来,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欲望,试图实现5年前的未竟之志,而其最 大心愿就是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让日本摆脱二战结束后形成的所谓“战后体制” 束缚,实现“国家正常化”。 ——《京华时报?更保守的安倍会将日本带向何方》(、9、27)请回答:材料一中孔子维护的是什么秩序?(1分)宋代理学家是怎样发展这一规则的(1分)材料二体现的是哪两大势力争夺规则制定权?(1分)其结果如何?(1分)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哪些?(6分)材料三中的“战后体制”指什么?(1分)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为摆脱“战 后体制”的束缚采取了哪些行动?(4分)甘肃省天水三中届高三第五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1036765.html

相关阅读:江西省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