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历史试题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26.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立拉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在这一运动中建立的学院都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生,招生没有教派及性别限制,采用住宿与走读两种制度。下列关于这一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反映了工业革命的需求 B.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C.说明英国工人运动获得了新发展 D.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27.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海禁”政策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8.明初,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实施“海禁”政策。下列关于明初“海禁”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明初和清初“海禁”的直接原因相同 ②“海禁”主要针对限制民间贸易 ③在官府组织下仍可以进行对外贸易 ④“海禁”对外商无限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29.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从分期角度提出“唐宋变革”首推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1910年他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 ①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②程朱理学的出现 ③交子的出现 ④世俗文化兴起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30.据《白银资本》统计,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 000吨和74 000吨白银,各有27 000吨和54 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 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 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当时的商品出口总额高于进口总额②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展,推动着各地经济交流③欧洲经济总量开始超过中国 ④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英国东印度公司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的,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②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2.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3.据统计,在1941—1945年,美国西部就建起了全国58%的铝工业,90%的镁工业,71%的飞机制造业,52%的造船工业。为此,一些史学家惊呼:“战争使这个国家向西部倾斜了!”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西进运动促进了西部工业经济发展 B.战争对东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促使工业西迁c.政府资金大规模倾注西部 D.西部地区土地广袤,资源丰富,拥有发展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34.“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 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卖。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 B.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D.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35.马克矗在《世界文明史》中说:“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华文明的手段比较单一B.“文明的撞击”是指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 C.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扩张是近代中华文明压力的来源 D.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给中国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第Ⅱ卷二.综合题4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 汤因比在1880-1881年间的一系列讲座使“工业革命”一词流行起来。他要用“革命”来表达英国经济和社会的质的变化;旧有的秩序由于蒸汽机和动力织机的强大打击而突然地瓦解成碎片,各种经济技术的革新“毁灭了旧世纪,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其他主张革命说的人如哈孟德夫妇也认为,这些变革像政治革命把法国与其过去相分隔一样,使英国与其过去相分隔,“是人类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起点。”克拉潘在他的名著《现代英国经济史》中提出:“1830年以前英国没有一种工业已经度过了全面的技术革命”。“我们发现工业革命进行了两个世纪,这前还准备了两个世纪”,“一场持续了150年,而且又至少为之孕育了150年的革命,看来真的需要一个新标记了。”美国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华?惠?罗斯托在他的著作里也用“起飞”代替了“工业革命”概念。材料三 马克思1856年曾经描述:这个时代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退的征兆,这种衰退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总之,“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10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有关工业革命的两种史学观点并分析这两种观点的着眼点。(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工业革命所体现的“每一个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这一观点。(7分)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抛弃西方传统的以国家为单位的分析模式;在世界史进程中,不以某一国家的进步代替全球的发展;社会交流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从学术发生学的角度批评欧洲中心论……同时,全球史……忽视了各个社会内部的发展动力;把跨文化互动作为全球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文化和跨文化的概念还不够清晰等。——摘编自刘新成《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学术讲演材料二 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所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如何合理运用全球史观解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史论结合)45.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第一题评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于是天子遣使,虚郡国仓廪以赈贫。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假贷。……(富商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奸猾交通山海之际,恐生大奸。夫理国之道,除秽锄豪,然后百姓均平,各安其宇。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增而用足。——西汉桑弘羊《盐铁论》材料三 [注: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之士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丞相车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所谓盐铁议者,起始元中,征文学、贤良,问以治乱,皆对愿罢郡国盐、铁、酒榷、均输,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化可兴。御史大夫桑弘羊以为此乃所以安边境,制四夷,国家大业,不可废也。——《汉书?车千秋传》(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盐铁官营”政策的背景。(6分)(2)盐铁会议上有哪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两种观点的认识。(9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5分)(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1103279.html

相关阅读: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