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夏邑一高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夏邑一高2013----2014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中考试题卷一 选择题(50分)1.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 进行ATP的合成 B. 存在血红蛋白C. 进行mRNA的合成 D.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 植物呈现绿色原因是叶绿素吸收绿光的原因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 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 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 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C.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D. 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 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B. 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 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D. 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5.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C. 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6.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 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C.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D.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8. 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A. 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 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C. 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D 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心脏9. 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 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C. 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D. 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10. 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B. 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C. 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D. 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1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 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C. 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 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12. 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9:30 ~ 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B. 在11:00 ~ 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多C. 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D. 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13. 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 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 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 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14. 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 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C. 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 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15.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B.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 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16. 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17. 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 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C.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D. 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18. 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A. 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 B. 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C. 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 D. 受涝的植物根细胞19.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20.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21.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22.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C.酵母菌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2.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中§国教§育出§版网]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编号组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处理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空气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CO2和N2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空气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CO2和N2光照黑暗光照黑暗光照黑暗光照黑暗检测结果有淀粉有淀粉有淀粉无淀粉有淀粉无淀粉有淀粉无淀粉回答问题:(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 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 的光解。(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 ,直接能源物质是 ,后者是通过 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 (有、无)淀粉。27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1)依图9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 (填“有”或“无”)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 ;此时段 (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 ;10~16时无明显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 。(2)从图10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 ,以利于其较快生长。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28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下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Ba(OH)2溶液,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回答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 。(2)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 (大、小),原因是 ;A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 (大、小),原因是 。29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在A、B、C、D、E5支使观众分别加入pH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1处更正为---------------------- 理由------河南省夏邑一高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14363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