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2014年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二) 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C(“发展到高峰时期”错,原文只说“蔚成风气”)2.B(原因表述错误,由第三段可知,原因主要是南方秀丽的山水可以使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3.A(“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错,应源于竹子的特点与“历史上某些……产生深刻的影响”)二、古诗文阅读4.B(绌:同“黜”,消除)5.C(②只是他的行为,无“心服”的结果,③表明他判案迅速)6.D(袁八老俯首谢罪在登州)7.(1)使者大怒,命令梅公与武士比赛射箭。梅公手里拿着弓,腰上挂着箭,射九发连中九发,每射中一次,整个军队总是大呼而笑。(大意2分,“角”“腰”“辄”各1分)(2)梅公派人告知他父亲:“你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活下来呢,还是想让他躲起来(直到被抓)被判死罪呢?”(大意2分,“晓谕”“若”及句式各1分)8.①最生动传神的字是“愁”和“怯”。(1分)②用“愁”来表达草在烟霭中的感受,那细草在烟霭之中仿佛是一种忧愁的神态,用“怯”来描写花在晨露中的感受,那幽花在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种战惊的感觉。(2分)③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面上说的是草和花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心情。“愁”与“怯”表现出作者非常细腻的情思。(2分)9.借景抒情。(1分)上阕写室外之景,草愁花怯,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海燕双飞去”暗示了思念游子的情绪。下阕写室内之景,香蕙残败,衣带渐宽,暗示身体消瘦,进一步渲染离愁。结尾借埋怨垂杨点明思念游子。(3分)通过写景抒发了主人公因离别、思念而凄凉悲伤的情怀。(2分)(如答拟人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亦可)10.①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②下者飘转沉塘坳③一尊还酹江月 ④只是当时已惘然⑤体无咎言 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参考译文:梅公名之焕,字长公,黄州麻城人。他的祖先,是宋朝宛陵先生(梅尧臣)的后人。1梅公十岁时父亲去世,他跟随母亲刘 氏住在东山的沈庄,每天研习的书文(摞在一起)超过一寸厚。他为人洒脱,英武雄壮,不同于普通的孩子。梅公十四岁时就成为生员。某台使巡视部属,检阅武事,梅公骑马横穿教场。使者大怒,命令梅公与武士比赛射箭。梅公手里拿着弓,腰上挂着箭,射九发连中九发,每射中一次,整个军队总是大呼而笑。梅公作了个长揖后上马径自离开,使者虽不高兴也只好作罢。万历癸卯年,梅公与应山人杨涟在乡试中一同中举,二人用功名节义来相互勉励,扬眉举目,击掌而谈,认为世上没人能比得上他们。甲辰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高阳的孙少师凭借史官的身份与梅公同在翰林院任职,他性情严肃稳重,看不上天下的士人,唯独推许尊重梅公。梅公在翰林院中,说话时锋芒毕露,坐着时也谈笑风生,看到翰林院众同僚低着头慢步走,总是忍不住眉开眼笑。梅公不满当时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建树。他多次上书,没有被关注。当时朋党对峙,就像敌对的两个国家,争执得不相上下。梅公哪方也不依附,每遇到封还诏敕的情况,梅公总是批评双方。他的主要意图在于破除私下勾结,废除朋党之间的争论,矫正挽救时弊,爱异人才罢了。过了六年,梅公出京担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惠州的案件多有冤屈,审讯一件案子就会牵连到十件,多年得不到决断。梅公闭门仔细察看案卷,约定第二天当堂会审,按案卷传呼囚犯,根据刑法条文一一说明,当堂审判发落,案件随手判决,快速如神。一个官宦子弟依仗父亲的势力,肆意干坏事谋利,官府想要捉拿惩处他,却抓不到他。梅公派人告知他父亲:“你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活下来呢,还是想让他躲起来(直到被抓)被判死罪呢?”他的父亲幡然醒悟,听任他的儿子顺应法理,听凭天命。受冤的百姓像一堵墙站着,控诉他霸占别人的田地多少,夺取钱财多少,依次和他对质。梅公把他侵犯掠夺的财产全部返还给百姓,捆住这个坏小子鞭打他说:“以此向乡人谢罪,并向你的父亲谢罪。”官宦之子最终自我磨砺,成为好人。海盗袁八老抢掠潮州杀死了守吏,潮州不是梅公管辖的地方,梅公主动请求前往剿匪。他派重兵据守海路,断绝了海盗的粮食物资运输,散发了几千块免死牌,投降服罪的人一个接一个。袁八老处境困窘,乘着涨潮在夜里逃跑,到闽地请降。梅公到山东任督学的时候,袁八老率水军增援辽东,在登州拜谒梅公。梅公对他说:“海上的那次战役,没能够看到你的行踪,今天怎么在这里了?”袁八老顿首至地谢罪说:“当时害怕您的威严,因此逃到闽地。今天怎么敢不为您而死呢?”梅公是文人,不熟习军事,但他还是被大海盗如此地敬畏服从。2梅公考察学政的时候,不讲究教条,谢绝任何请托,考核空闲之时,召来生员教育劝诫他们。对于有出息的学生,他走下台阶握住对方的手,并加以慰问。对于不成器的学生,他咬牙痛骂,甚至用体罚的方式来训诫他们。生员们刚开始很害怕,过了一阵子就心服口服了,时间长了就歌颂思慕梅公,都把他当作老师和父母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1)选 A给3分,选 D给 2分,选 C给 1分;选 B、E不给分。(B“使情节达到高潮”错;C“总是”错,“梦中叹气”“让我吃惊逃跑”错;E主题总结错误)(2)①“我”是全文的线索,通过描写“我”的行为及心理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用“我”的偷盗行为衬托阿尼尔善良、宽容的美好品质;③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使文章真实亲切,便于人物心理变化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每点2分,6分)(3)①阿尼尔是个心地善良、热情、随和的年轻人,他帮助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并教他做饭、写字、数数。②阿尼尔宽容大度,注意维护他人的尊严。他知道“我”偷了他的钱,却又不点破,不让“我”难堪。③阿尼尔心怀信任,内心真诚,他对“我”从不设防,真诚以对。④阿尼尔有心机和小聪明,懂得用转贷的方法赚钱。(答出其中3点即可,6分)(4)这个情节安排合理。①因为“我”虽然是个小偷,但“我”本性善良,也希望过有尊严的生活。②“我”被阿尼尔身上那种诚挚所感动,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怀,因此把钱退回去就成为了人之常情。③这样安排情节,表现了对因生活贫困无助而误入歧途的人命运的关注。④表达了文章呼唤美好人性的主旨。(如答不合理,言之成理亦可。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1)E项3分,A项2分,D项1分。(B,无中生有,“林黛玉沉湖而死”的观点与胡适无关;C偷换概念,红楼梦的文学性研究不在“红学”的范围;D“一直饱受争议”不准确)(2)①把《红楼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地位。②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③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④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将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3)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2分)内容上,①暗示他一生“喧嚣太多”、毁誉参半、生活不安静,如今已归平静。②遵从并满足先生遗愿,希3望他“安安静静”地走,不再受到打扰。③表达默默为老人送行的心愿,体现作者对先生的尊重。(内容上每条2分,答出两条即可)(4)①要有执着的精神。先生把一生献给“红学”,招致异议批评时,依然坚持学术研究,并为之痴迷。②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作查证,一丝不苟,查遍大学图书馆。③善于继承,努力创新。善于继承名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创作《红楼梦新证》,创造性提出探佚成果。④广博学习,丰厚积累。研习书法、古典诗词创作等终成大家。(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五、语言文字运用13.C(马首是瞻:古代作战时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进退,泛指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A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B行不由径:走路不抄小道。比喻为人正直,行动正大光明。D龙飞凤舞: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14.D(A不合逻辑。“问鼎”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摘得铜牌”与此矛盾。B表意不明。该规则应是对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处罚”作出详细的规定。C结构混乱。应改为“对……执意会见达赖,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美关系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15.C(③是总结句,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照应⑤,“种种具体范畴”照应④⑥,它们都应在③前;②的“以‘仁’来……”紧承横线前的“仁”,放在最前,①讲“仁”的作用,放在最后)16.[答案示例]读书积累的文化底蕴能使人在网络阅读时保持独立思考。(“读书”“文化底蕴”“网络阅读”“独立思考”各1分,句式1分)17.[答案示例]赞成者:这是一种自我权益的保护,实习生具有平等和社会分工意识。他敢于挑战,追求人格的尊重。(3分)质疑者:导演要有全局观和多方面协调能力。为大家订盒饭就是一个协调的过程。拒绝一次看似跑腿的差事,实际是拒绝了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3分)六、写作参照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咸阳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15036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