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浙江省浙北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上期中联考试题(物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浙江省浙北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小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 通过白纸上的球的印迹,来确定球发生的形变的大小,从而可以把不容易测量的一次冲击力用球形变量的大小来表示出来,在通过台秤来测量相同的形变时受到的力的大小,这是用来等效替代的方法.合力和分力是等效的,它们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A正确;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采用的理想化的方法,所以B错误;瞬时速度是把很短的短时间内的物体的平均速度近似的认为是瞬时速度,是采用的极限的方法,所以C错误;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的时候,是控制其中的一个量不变,从而得到其他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是采用的控制变量的方法,所以D错误.考点:力的合成.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 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m/s,所以A正确;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v==m/s,所以B正确;由瞬时速度的定义可知,C正确;物体在B点的速度是瞬时速度,AC段的是平均速度,方向也不同,故D错误;故选D。考点: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3、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B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向下运动,此时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若滑块B在下滑时撤去F,滑块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面体A所受地面摩擦力可能为零B.斜面体A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右C.滑块B的加速度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D.斜面体A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变小【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可知,斜面体对物体B是有摩擦的,而F是沿斜面向下的,对A的压力和摩擦力没有影响,撤去F后,A的受力情况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斜面体A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右,斜面体A对地面的压力也不变,故B正确,AD错误;对B滑块进行受力分析,B滑块受到重力G,斜面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把重力在这两个方向进行分解,在支持力方向受力平衡,而摩擦力方向上说不清,因为题目给的信息不足.如果把A和B放在一起看就发现:如果B有沿斜面向下向下的加速度,那么A和B作为整体这时受到的合外力必然沿斜面向下.这就要求,A必然受到地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这与之前关于摩擦力的分析是矛盾的.所以B不能加速沿斜面向下,故C错误;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4、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某一深度处.若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最能近似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H为斜面的最大高度,t0是上滑的时间,此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所以C是可能的.故C正确;由于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其机械能不断减小,不可能增大,所以D图不可能.故D错误.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8、( )A.0~1内,物块对传送带做正功B.C.0~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W=D.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 由图知,物块先向下运动后向上运动,则知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应向上.0~t1内,物块对传送带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则物块对传送带做负功.故A错误;在t1~t2内,物块向上运动,则有 μmgcosθ>mgsinθ,得μ>tanθ.故B错误;0~t2内,由图“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块的总位移沿斜面向下,高度下降,重力对物块做正功,设为WG,根据动能定理得:W+WG=则传送带对物块做功W≠,故C错误;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也减小都转化为系统产生的内能,则由能量守恒得知,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故D正确.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9、据央视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5日凌晨,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从距地面高度约3.9万米的高空跳下,并成功着陆,一举打破多项世界纪 录。假设他从氦气球携带的太空舱上跳下到落地的过 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A.0—t1内运动员和所有装备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B.t1秒末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此后做匀减速运动至t2秒末C.t1秒末到t2秒末运动员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在逐渐增大D.t2秒后运动员保持匀速下落【答案】 AD【解析】试题分析: 0-t1内图线的斜率在减小,说明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运动员和所有装备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故A正确;t1秒末到t2秒末由于图象的斜率在减小,则运动员在t1秒末打开降落伞后做变减速运动至t2秒末,故B错误;t1秒末到t2秒末运动员竖直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大小在减小,故C错误;t2秒后速度不变,动员保持匀速下落,故D正确.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0、A、D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C是斜面上的两个点,AB=BC=CD,E点在D点的正上方,与A等高。从E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1落在B点,球2落在C点,关于球1和球2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 )A.球1和球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B.球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2C.球1和球2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D.球1和球2运动时的加速度之比为1∶2【答案】 BC【解析】试题分析: 因为AC=2AB,则AC的高度差是AB高度差的2倍,根据h=,得,t=,解得运动的时间比为1:,故A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mgh=△Ek,知球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2.故B正确;C、AC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是AB在水平方向位移的2倍,结合x=v0t,解得初速度之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故C正确;D、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g,两球的加速度相同.故D错误.考点:平抛运动11、如图所示,半径r=0.8m的光滑圆轨道被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轨道最低处有一质量为0. 4kg的小球(小球的半径比r小很多)。现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下列关于在小球的运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 )A. v0≤4m/s可以使小球不脱离轨道B. v0≥4m/s可以使小球不脱离轨道C.设小球能在圆轨道中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低点与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之差为24ND.设小球能在圆轨道中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低点与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之差为20N【答案】 AC【解析】试题分析: 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运动,1、越过最高点.2、不越过四分之一圆周;最高点的临界情况mg=解得v==m/s;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2r=,解得v0=;若不通过四分之一圆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解得v0==4m/s。故小球不脱离轨道,v0,故A对,B错;若小球能在圆轨道中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由向心力公式:FN1+mg=,在最低点,由向心力公式:FN2-mg=,由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2r=,得FN2- FN2=24N,故C正确,D错误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12、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固定的、高度相同的粗糙斜面甲和乙,乙的斜面倾角大,甲、乙斜面长分别为s、L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A、B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开始从甲、乙两个斜面的顶端释放,小滑块A一直沿斜面甲滑到底端C,而小滑块B滑到底端P后沿水平面滑行到D处(小滑块B在P点从斜面滑到水平面的速度大小不变),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PD=L2,且s=L1+L2。小滑块A、B与两个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 )A.滑块A到达底端C点时的动能一定比滑块B到达D点时的动能小 B.两个滑块在斜面上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到达同一高度时,动能可能相同C.A、B两个滑块从斜面顶端分别运动到C、D的过程中,滑块A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滑块B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D.A、B滑块从斜面顶端分别运动到C、D的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一定相同【答案】 AC【解析】试题分析: 研究滑块A到达底端C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μmgScosβ=,研究滑块B到达D点时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μmg L1cosθ-μmgL2=,S=L1+L2.根据几何关系得Scosβ>L1cosθ+L2,所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19924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