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大高考补习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内蒙古师大高补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II卷(语言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慢生活”流行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 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春阳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优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放弃忙忙碌碌的生活,转而过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方式,对身心而言,生活质量而言,对生命而言,也许比事业成功、加级晋爵更有意义。 “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身体健康的关键, “慢生活”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生活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工作要做,但闲暇不能放弃。慢生活提醒人们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强调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做事计划性强一些,清理不必要的应酬,提高生活效率。 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1期)1.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B.“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C.“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2.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快生活”让不少本是社会脊梁、家庭支柱的中年人积劳成疾,甚至猝死。B.法国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慢而有序、慢中有乐。C.较慢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有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D.放慢生活节奏,会丰富生命的内容,不会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C.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D.“慢生活”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杨国荣 ①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②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老子》已提出 “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③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④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⑤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现实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在孔子那里,已可看到这类观念。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请教有关鬼神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的学生又问有关死的事,孔子的回答依然是:“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来,我们应当关心的,不是那种超越的对象,不是远离现实人生的存在,而就是人自身的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总之,从“道不远人”的观念出发,儒家处处把目光引向现实的世界。 ⑥道不远人,同时也规定了道和人的实践活动无法相分。在实践过程中,道的品格具体地表现为“中”。儒家一再谈到“中道”或“中庸之道”,孟子便主张“中道而立”,荀子也肯定:“道之所善,中则可从。”道作为实践的原理,其意义首先便体现在“中”之上。这种“中”并不仅仅是量的概念。从量的概念去理解,“中”往往表现为与两端等距离的那一点,然而,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在天道的层面,道首先表现为多样的统一。从多样的统一这一视域看,“中”就在于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千差万别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系统,如何恰当地定位它们,使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道同时体现于变化过程,表现为发展的原理。从过程的角度来看,“中”则关乎不同演化阶段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以上意义上的“中”,其实质的内涵集中体现于“度”的观念。这种“度”的意识,同时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的智慧。⑦以“度”为内涵的实践智慧,体现于不同的方面。《中庸》曾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本体论上看,这一命题意味着对象世界中的诸种事物都各有存在根据,彼此共存于天下。从人的实践活动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则涉及不同的个体、团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共处、交往问题,它以承认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为前提。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是一种历史演化过程中无法否认的事实,如何使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个体、存在形态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便成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指向的实质问题,在这里,所谓“并育而不相害”,便要求以“度”的中道原则,恰当地处理、协调社会共同体中方方面面的关系。这种协调方式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序,它需要根据实践生活的具体形态来加以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就体现了一种“度”的智慧。 (节选自《中国文化中的“道”》,原载2011年6月12日《文汇报》)4.下列有关“道”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用即道”,道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B.道是抽象的,道的意义只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方可呈现出来。C.儒、道两家学说中“道”都涉及到人,说明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是一致的。D.道的品格具体表现为“中”,它体现了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5.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在儒家那里,道是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B.儒家的“中道”,实质内涵则集中体现在“度”的观念上,可以看作一种实践智慧。C.孔子只关心自身的现实存在,而反对关心任何超现实的对象。D.从哲学的视域来看,“道”具有“不远人”的品质,即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自身的生活过程联系起来。6.下列表述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儒家的“中庸之道”,能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B.深山中的花开花落,本身不存在美或不美的问题,因为其审美意义是要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才得到呈现的,这就是“美不远人”。C.儒家反复强调道并非超然于人,它能具体展开于人的日常生活过程中。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体现了“度”的智慧,这种智慧能使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过程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是时,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大将军霍光与群臣共废王,尊立宣帝。广汉以与议定策,赐爵关内侯,迁颍川太守。郡大姓原、褚宗族横恣,宾客犯为盗贼,前二千石莫能禽制。广汉既至数月,诛原、褚首恶,郡中震栗。先是,颍川豪桀大姓相与为婚姻,吏俗朋党。广汉患之,厉使其中可用者受记③,出有案问,既得罪名,行法罚之,广汉故漏泄其语,令相怨咎。又教吏内蒙古师大高考补习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20060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