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5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邯郸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化 学 试 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 I-127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2分)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有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均对人体健康有害。 B.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D.“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属于电解质的一组是 ①CuSO4 ②氧化钠 ③水银 ④SO3 ⑤氯水 ⑥酒精 ⑦NaOHA.①⑦ B.①②⑦ C.①④⑦ D.①③⑤⑦ 3.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12C原子的,也可以表示14C原子的。B.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C.结构示意图为 的阳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D.电子式 可以表示羟基,不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B. 酸式盐的水溶液呈酸性。 C. 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凡是强酸生成的盐,其水溶液呈中性。5.分子式为C3H6Cl2的链状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包括立体异构)A.6种 B.5种 C.4种 D.3种6.可用于鉴别下列三种物质的一组试剂是 ①银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l2完全溶于水时,转移电子数为NA。B.常温下,pH=l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的数目为0.1NA。C.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硫原子的数目为NA。D.常温下,23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氧原子。8.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阴离子分别为A2-、C-,A2-离子半径大于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中一定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原子序数A>B>C B.它们的离子半径A2->C->B2+C.它们的原子半径C>B>A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C>A>B9.已知E为淡黄色固体,推断A-F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为碳酸氢钠。B. E的俗称是硫磺。C. B的俗称是苛性钠。D. D代表水。10.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A.铁片镀锌 B.模拟吸氧腐蚀 C.铜锌原电池 D.电解法制氯气11.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中:H+、Na+、I-、ClO- B.AlCl3溶液中:K+、Na+、SO42-、AlO2-C.pH=1的溶液中:K+、Fe2+、NO3-、Cl-D.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Na+、K+、SiO32-、CO32-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B.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2O H2↑+C12↑+2OH- 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CO2+3H2O===2Al(OH)3↓+CO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2H2O13.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到硫酸酸化的硫酸铁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一份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向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以下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A.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MnO4将SCN-氧化。B.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Fe3+还原成Fe2+。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D.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为(SCN)2。14. 下列各图所示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①② ③ ④A. 用图①装置验证氯、碳、硅元素非金属性。B. 用图②装置能收集O2、CO2和H2。C. 用图③装置电解精炼铝。D. 用图④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15.某可逆反应aA + bBcC △H c(SO42-)。17.下列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A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试纸变蓝NO2为酸性气体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是BaSO4,该溶液中只含有SO42-C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退色D在稀AgNO3溶液中先加入少量0.1mol?L-1 NaCl溶液,再加入少量0.1mol?L-1 NaI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18.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图1所示的总反应为吸热反应。B. 图2所示实验为用0.01 mol?L-1HCl溶液滴定20 mL 0.01 mol?L-1NaOH溶液。C. 图3可以表示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随压强p变化的关系。D. 图4可以表示常温下pH=2的HCl溶液加水稀释倍数与pH的变化关系。 19. 某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微量的H+和OH-):Na+、NH、SO、CO、NO。取200 mL该溶液,等体积分成两份,分别做下列实验。实验一:第一份加入足量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mL。实验二: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2.33 g。 A.该溶液可能含有Na+ B.该溶液一定含有NH、SO、CO、NO C.该溶液一定不含有NO D.该溶液一定含有Na+,且c(Na+)≥0.1 mol?L-120.向X溶液中缓慢滴加Y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如图所示,符合图像的一组是 XYAAlCl3、Mg(NO3)2、HNO3NaOHBNa2CO3、NH4HCO3、Na2SO4Ba(OH)2CNH4NO3、Al(NO3)3、Fe(NO3)3、HClNaOHDNaAlO2、氨水、NaOHH2SO421.相同温度下,容积相同的甲、乙、丙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kJ?mol-1。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SO2O2SO3Ar甲2100放出热量:Q1乙1.80.90.20放出热量:Q2丙1.80.90.20.1放出热量:Q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1=Q2=Q3=197 kJ。B.若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SO3(s)的反应热为△H1,则△H1>-197 kJ?mol-1。C.甲、乙、丙3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D.达到平衡时,丙容器中SO2的体积分数最小。第II卷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5-2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含6个小题,共58分)(一)必考题(共46分)22. (16分,每空2分)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均为14.已知甲为原子;乙、丙、丁为双原子分子或离子。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乙是双原子分子,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14 g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1.5 kJ。写出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丙为双原子二价阴离子,与钙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能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可燃性气体与氢气1:1加成后的产物发生加聚反应的方程式 。由丁分子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组成丁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X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其他物质已略)①已知W为常见金属单质,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写出X的稀溶液与Z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X的浓溶液与W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Q,已知Q受热发生可逆的分解反应,1mol Q分解时,有2 mol电子转移。Q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Q装入密闭容器中,加热到T ℃,达平衡时,测得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是反应开始时的1.25倍。Q的分解率为       。23.(14分)(1)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弱酸化学式HSCNCH3COOHHCNH2CO3电离平衡常数1.3×1011.8×10-54.9×10-10K1=4.3×10-7 K2=5.6×10-11①同温度下,等pH值的a. NaHCO3 b.NaCN、c.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河北省邯郸市2015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282735.html

相关阅读:广东省中山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