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历史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每小题4分,共52分)
1.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并向巴黎和会提出希望条件七条:“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恢复关税自由权。”接着,在中国旅欧学生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又向巴黎和会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以下对上述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北洋政府为收回国家主权作了一定的努力
B.旅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C.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D.北洋政府强烈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
【解析】中国能参加巴黎和会,说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提出“希望条件七条”,说明北洋政府作了一定的努力,故A、C两项正确。旅欧学生要求向巴黎和会提出废除“二十一条”,不仅说明B项正确,也证明北洋政府的要求是不彻底的,故D项不正确。
【答案】D
2.(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14届高三月考)1919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在上海《新闻报》上发表题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的漫画(右图)。下列对该漫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民众团结的重要性
B.体现了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
C.褒扬了爱国学生的先锋队作用
D.说明五四运动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C
3.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是(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 ③五四运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
【答案】D
4.20世纪初,一批新型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从“西化”向“师俄”的文化范式转换,将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转变成马克思主义的新启蒙。从“西化”向“师俄”的文化范式转换的文化人士主要有( )
A.康有为、梁启超
B.孙中山、黄兴
C.陈独秀、李大钊
D.周恩来、贺龙
【解析】中共成立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而在这方面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就是陈独秀、李大钊。
【答案】C
5.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由“南湖”“画船” “搏出新天地”等关键词可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A
6.毛泽东说:“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的结果。”国共两党发动的这次革命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A
7.下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会师
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秋收起义
【解析】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事件涉及的主要人物,A、B、D三项的主要领导者都是毛泽东,而图中的群像没有,故排除这三项,只有C项完全吻合题干中时间和人物两要素。
【答案】C
8.八七会议在《告全体党员书》中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过去严重的错误”主要是指( )
A.放弃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B.“左”倾冒险主义
C.与国民党合作
D.专搞军事不搞政治
【答案】A
9.“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朱德这首诗缅怀的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八大
【答案】B
10.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在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 )
A.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
C.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开创了第一个抗日革命根据地
【答案】C
11.(江苏奔牛中学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 )
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因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而最终失利
C.以反封建统治为革命的斗争目标之一
D.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革命的重要内容
【解析】由图片信息判断三张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进行的土地改革,三者的共同之处是进行反封建斗争。A项与图三不符合,B项也与图三不符合;D项与图二不符。三者的共同革命奋斗目标是反对封建统治。
【答案】C
12.鲁迅1933年写的《天上地下》一文中转引五月十日《申报》南昌专电:“日内除飞机往匪区轰炸外,无战事,三四两队,七日晨迄申,更番成队飞宜黄以西崇仁以南,掷百二十磅弹两三百枚,凡匪足资屏蔽处炸毁几平,使匪无从休养。”专电所述事件是( )
A.日军轰炸苏区,制造侵华事变
B.中国军队轰炸日占区,抗击日本侵略
C.国民政府军“围剿”红色根据地
D.国共合作抗击日本侵略
【答案】C
13.坐落在甘肃会宁县城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基地。馆中一幅《会宁会师》油画,李宁同学对这张图片是这样认识的,你认为其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片描绘的事件发生于1935年10月 ②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 ③它反映了红一、红二方面军迎接红四方面军的情景 ④它是中国革命旧局面的结束和新局面开始的重要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解析】会宁会师是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与前去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师,①③有误。
【答案】D
二、非(每小题24分,共48分)
14.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4年日本驻华公使说:“目前世界危机势必迫使我国政府采取影响深远的行动。当珠宝店着火的时候,要保证珠宝店附近的人不去拿几个珠宝是办不到的。”
材料二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
材料三 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廿五日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廿四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1)材料一中的“世界危机”指的是什么?“影响深远的行动”的目标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心态?(6分)
(3)据材料三概括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12分)
【答案】(1) “世界危机”指一战。目标是独霸中国。
(2)理由:中国是战胜国。心态:对美国抱有幻想。
(3)美国的态度:不支持中国政府的主张。说明:帝国主义国家无视弱小国家的主权;中国虽是战胜国,但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主权并不能得到保证。
15.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正是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培育和形成了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芒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六句二十四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材料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材料三“(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1)根据材料一,分别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是如何体现的?(8分)
(2)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局面改变的原因有哪些?(8分)
(3)对“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你是如何理解的?(8分)
【答案】(1)“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对革命充满信心。“敢闯新路”:抛弃城市中心论,开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
(2)遵义会议的召开;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指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72039.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