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江苏省无锡市高三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B.民国时期的报纸都以客观公允作为报道原则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9.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右侧漫画理解无误的是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C.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D.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10.右图是我国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庆典的场景。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证券业和股份制经济占统治地位B.标志着改革开放向更纵深推进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11.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9世纪的机器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 ①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②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③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④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privilegia ne irrogant。",意即“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A.标志着古代世界成文法的诞生 B.可有效防范个人专权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13.1555年,一位西方领袖下令:除非另有许可,僧侣必须立刻返回修道院,所有随意游荡的僧侣都将遭逮捕;修道院不得再向不在职的官员提供献金,教会所有部门必须减少开支;任命圣职时,如涉及买卖嫌疑,一律禁止。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罗马教廷的权威被打破,世俗权力高于宗教权力 B.英国国王对罗马教会不满,限制教会活动 C.法国国王不愿受教会控制,禁止宗教发展 D.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要强化教会,清除异端14.美国《联邦宪法》第一条第九款曾规定:“对于现有任何一州所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入境的人,在一八?八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可以对入境者课税,惟以每人不超过十美元为限。”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法律制定的理性精神 B.当时各州自治权力高于联邦政府 C.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依旧存在 D.此项规定是当时南北方妥协的产物15.2月28日第一财讯:德国国会投票通过了总额1300亿欧元的第二项希腊援助计划。欧洲央行将于29日开始第二轮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向欧洲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以帮助稳定欧洲国债市场。日前,二十国集团成员表示,支持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注资计划,但前提是欧盟领导人必须采取措施扩大用于建立防止欧元区债务危机扩散的救援资金规模。这主要是由于 A.欧债危机给希腊造成了重创 B.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C.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希腊度过危机 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16.“能量子钻进物体的表面层……把它的全部能量给予了单个电子……一个在物体内部具有动能的电子当它到达物体表面时已经失去了它的一部分能量。”上述“理论”诞生。的主要意义在于 A.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C.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D.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开始深入到微观世界17.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标志着该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8.有学者说“在WTO中一直都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及运行 A.完全协商一致原则形同虚设 B.未有效推动经济全球化 C.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相对缺失公平性、公正性19.欧盟从2007年起积极推进与中亚的政治、经济、能源供给及分配、水资源管理、抵御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领域的全方位的合作。欧盟实施此战略合作计划的根本意图是 A.力争在国际新秩序中担当重要角色 B.加强欧盟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C.促进中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 D.满足欧盟对于中亚能源的需求20.2009年《英国达人》选手苏珊大妈一度风靡中国,与《中国达人秀》选手同台表演。《中国好声音》以野火燎原之势窜起,火遍神州大地,被称为:“这是今夏最成功的音乐节目”。下列对这些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 ②一度引领了社会生活 ③促进了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 ④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第24、25题各10分,共60分。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有关内容整理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 ——徐 ——沈 ——李恭 ——《 ——李恭 ——李宗 ——王立积极报道0(0%)2(2%)51(14%)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中性报道16(50%)10(11%)224(62%)材料三 2010年美国人给中国打分为49%,基本是处在所有被调查国家的“中间地带”。超过半数(5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既不是合作伙伴也不是敌人,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 ——据美 ——《时代周刊?来自中国的新挑战》(2010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5分)(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3)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挑战?(4分)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 ——范仲 ——侯 ——《宋史》 请回答:(1)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其具体解决措施。(5分)(2)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土主张的相同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3分)(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2分)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像德里的皇宫和贫苦的劳动阶级茅屋的对照在自由印度一天都不能存在下去,国内的穷人都必须同最富的人享有同等权力。除非富人放弃财富及财富得来的权力并为公共福利而大家分享,否则必然有一天要爆发流血的暴力革命。 ——甘 ——甘 ——甘 江苏省无锡市高三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第24、25题各10分,共60分。21.(13分)(1)特征: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农贷形式包括实物与资金,但以实物为主);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每点1分,3分)(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任意三点得3分) 不能。(1分)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2分)(3)困境: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2分)(4)理解:国家要科学指导农民对农贷的利用,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和还贷能力;国家注民生,不与民夺利。(言之有理亦可得分,总分不超过2分)22.(14分)(1)民族主义。(1分) 局限性: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单纯的排满兴汉;不鲜明反帝。(任答1点,1分)(2)系统的领袖崇拜。(1分) 评价:利于强化民族国家的认同;是当时国民革命的精神支柱之一。(任答1点,2分;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强调集中的政治权威,与民主潮流不符(思想僵化);不利于革命实践。(任答1点,2分;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3)原因: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政治倾向,导致不同的文化立场。(阶级立场的不同;2分) 意图:①中共:从中共创始人或马克思主义传播角度分析。(1分)②国民政府:从反抗北洋军阀政府和对国民政府认同感角度分析。(1分)③北京大学:从北大办学精神角度分析。(1分)④胡适、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从新文化运动角度分析。(1分)简言之,这场公葬恰恰显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治文化生态的复杂性和多元性。(1分)评分建议:论述理由准确,字数够,可得5分;其余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5分。23.(13分)(1)中国(2分);朝鲜战争爆发(或中国抗美援朝)。(3分)(2)变化: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中性积极为主)。(1分) 原因: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3分)(3)印象:亦敌亦友。(1分) 挑战:文化价值观、经济发展模式、国际格局。(3分江苏省无锡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755184.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俊民中学、梧桐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