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实验班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瑞安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中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P-15 Fe-56 Al-27-64Ba-137 Cl-35.5 Ca-40 审核人:高一化学备课组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漏选、多选均不给分。每题3分,共54分)1.在实验室不能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是( ) A.氢氟酸 B.饱和碳酸钠溶液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2.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颜色。该气体是( ) A.SO B. C.CO2 D.Cl2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NA个H+的质量为1 g B.2 L 0.5mol/LNa2SO4溶液中含NA个Na+ C.32 g O2中含有2NA个O原子 D.标准状况下,1 mol H2O中含有NA个分子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SO2 + OH— = SO32— + H2O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H+ + OH— = H2O 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3NO2 + H2O = NO + 2H+ + 2NO3— 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2O3 + 2OH— = 2AlO2— + H25.在无色透明的强碱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O3— B.—、NO3—C.—、Cl— D.—6.试管中充满某气体后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试管中立即充满液体,结果如右图所示,该试管中原来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 A.CO2 B.NO C.NH3 D.Cl2 7.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在有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 2NH3 + 3Cl2 = 6HCl + N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该方法检验管道泄漏处会产生白烟 B.管道泄漏处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C.该反应生成1mol氮气时,转移3mol电子 D.可以用浸有稀碱液的布包裹在管道泄漏处,暂时防止氯气的危害8.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脱水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氧化性、酸性)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棉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不挥发性)9.在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x不可能是( )A.N2 B.Si C.Na D.C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 C.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11.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100mL 1 mol/L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100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50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配制中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⑦⑤⑥ B.②⑤⑦⑥ C.①③⑤⑥⑦ D.②⑥③⑦⑤⑥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混在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固体 B.除去CO中少量的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网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1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与所需关键仪器合理的是( ) A.过滤(泥三角) B.蒸馏(分液漏斗) C.蒸发(蒸发皿) D.萃取(玻璃棒)14.将相同质量的两铜片分别和浓硝酸、稀硝酸(两者均过量)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钝化现象:浓硝酸会,稀硝酸不会 B.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15.都具有氧化性。向的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不可能是( )A. B.C. D.16.( )A. B. C. D.17.( )A. B. C.D.×100%18.将5.6 g Fe投入浓硝酸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A,把所得溶液蒸干,得到20g Fe(NO3)2和Fe(NO3)3的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在高温下加热,得到红褐色的Fe2O3和气体B,A、B气体混合通入水中,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1120 mL B.2240 mL C.360 mL D.4480 mL第Ⅱ卷二、填空题(共分)19.(分)氯气和氮氧化物都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进入大气后,都对环境造成污染。【Ⅰ】已知: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8 H2O,在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固体或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可供选用的发生装置如下图。(1)若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发生装置是 。(选填A或B或c)(2)写出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3)常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防止污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Ⅱ】已知: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1)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经过排气管中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阴离子SO42-、NO3-、Cl-阳离子Fe3+、Fe2+、NH4+、Cu2+、Al3+20.(10分)某溶液中仅含右表离子中的5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①若向原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②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③若向原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向原溶液中先加入少量盐酸,再滴入KSCN溶液,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3)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一段时间,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g。 21.(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忽略N2O4的存在,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Ⅰ.实验装置如下图1所示 图1 图2(1)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得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Ⅱ.实验装置如上图2所示(1)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Ⅲ.为了更直接说明“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这一问题,请你重新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22.(12分)明矾具有抗菌、收敛等作用,可作中药及净水剂等,4.74g的明矾晶体[KAl(SO4)2?12H2O]受热脱水的过程中的热重曲线m~n(样品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7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 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写出20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770℃时充分灼烧,最后得到固体产物A及气体B,B能全部溶解在BaCl2溶液中并形成白色沉淀;A可部分溶于水,过滤后得到固体C和滤液D,向D中加入BaCl2溶液也能得到白色沉淀,将C置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恰好反应得到澄清的溶液E。则n中固体成分是的_________,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B化学式为________。23.(分)CO2+2H2O+4Cu。当CH4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4.8克。将该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过过量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吸收,生成沉淀8.5克。(1)原混合气体中CH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2)原混合气体中N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高一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漏选、多选均不给分。每题3分,共54分)第卷(题共分).(分)【Ⅰ】(1)B (2) (3)====== 【Ⅱ】(1)NO2 (2)20.(10分,每空2分)(1)溶液呈血红色 3Fe2+ + NO3- + 4H+ = 3Fe3+ + NO↑ + 2H2O Fe3++3SCN-=Fe(SCN)3 (2) Fe2+ 、 Cu2+ (3) 1621.(10分)Ⅰ.(1)4HNO3(浓) 4NO2↑+O2↑+2H2O(1分)(2)不正确(1分),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可能是由于加热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所致。(2分) II.(1)2Cu(NO3)2 2CuO+4NO2↑+O2↑(1分) (2)正确(1分),硝酸铜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基本相同,若NO2不支持燃烧,则木条不会复燃(2分)III.用金属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NO2气体,并用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进行干燥,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中观察现象(2分)22.(12分,每空2分)(1)KAl(SO4)2?3H2O(2分);(2) KAl(SO4)2?3H2O KAl(SO4)2 +3H2O(2分);(3) Al2O3、K2SO4 (各1分);0.51 g(2分) 0.87g(2分);SO3(2分);23.(4分,每空2分)(1)0.075;(2)5.56% (0)温度/℃nm0质量/g20064.57701.382.583.124.74浙江省瑞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实验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16604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