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八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2013年秋季安溪八中高一年第一学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命题人:陈炳贵 13.11.06一、默写与选择(16分)1.补写名句名篇(一小题1分,共10分)(1) , ,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2)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再别康桥》(3)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她静默地远了,远了,(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6)是日也,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巴金,原名李尧棠,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C.徐志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他作诗讲求“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D.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等。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又可以充分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夏衍的《包身工》。(2)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阙秦(quē)忤视(wǔ)以飨士卒(xiǎng)以药淬之(cuì)B.卮酒(zhī)失其所与(yù)目眦尽裂(cì) 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C.玉?(jué)参乘(shèng) 共其乏困(gòng夜缒而出(zhuì)D.刀俎(zǔ)戮力攻秦(lù) ?目(chēn)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 夫晋,何厌之有B.秦伯说,与郑人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同舟共济 B.济世安民 C.赈灾济贫 D.无济于事.下列句中加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行李之往来B.为之奈何 人不敢与忤视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下列句子与“大王来何操?”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夫晋,何厌之有? B.此亡秦之续耳 C.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具告以事.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3分)A.父老苦秦苛法 苦:以……为痛苦B.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所以:用来……C.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飨:用酒食招待人,犒劳D.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内:通“纳”,接纳.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 )(3分)A 秦王子婴投降后,将领们主张杀死他,沛公反对,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再杀他就太不吉祥了。B 沛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诽谤者族,偶语者弃?,不同于秦朝的暴政苛法,宣传开后,秦人欢欣鼓舞,争相犒劳沛公的将士。沛公没有接受,秦人更加希望沛公称王。C项王本不想进入函谷关,而接到曹无伤的报告后,十分生气,就打算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D鸿门宴前夕,项王的军队说是四十万人,其实达到百万。沛公的军队说是十万人,其实也有二十万,但沛公还是不如项王有实力。.翻译课文中的句子(分)(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 卓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12.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13.“悬崖边的树这个形象与生活中的哪一类人相似? 你从这首诗中悟出了什么深刻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 最近,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图片爆红网络,而今年又恰逢唐朝大诗人、有着诗圣之称的杜甫诞辰1300周年,因而,这一组让杜甫“时而手端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的图片,让许多人痛心疾首,因为,被恶搞的是诗圣杜甫,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对这样一位心系百姓的诗中圣哲,我们怎能如此作践呢?但是,我们的这种紧张,是不是“反应过敏”了?从看到的“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无中生有地为杜甫“添枝加叶”时,基本还是能够摆脱低俗的,他们更多地,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嫁接”到这位诗人身上,其中,将杜甫“洋化”成NBA球星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如果着眼于所添加的内容与课本中“原创头像”的关系,那天衣无缝的衔接与那独出心裁的构思,确实能够让我们惊叹于这些学生的想像力之丰富。因而,当我们要批评这些年轻人的胡思乱想时,我们自身就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我们哀叹今天的学生想像力严重缺乏,毫无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对他们稍微出格的表现又大加挞伐。我们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这位被学生折腾成“很忙”的人是诗圣杜甫,不过,我们也不要忘了,去年就已经有人指出:“高中历史课本古人长相惊人一致。”课本中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竟然长得一样,统一的“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唯一的变化是胡须的形状与长短。虽然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历史人物头像,但是,80后之前的一代又一代人,对此依然是印象深刻,他们戏称:“上了这么多年学,所有人都被骗了。”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杜甫其实只是一个符号,而不再是那位忧国忧民的诗圣,类似杜甫的辛弃疾等古人的头像,都被学生“添枝加叶”过。事实上,这样的“添枝加叶”,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新鲜事,随便翻开一名学生的课本,几乎都能看到他们对课本中的人物或景物进行“改装”的情况,只不过,在网络的推助之下,“杜甫很忙”显得更为社会所知而已。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坦然。“杜甫很忙”只是一种调侃,一种放松,或者是一种宣泄,我们没有必要将其上升到糟蹋圣贤的“高度”。“杜甫很忙”,但我们用不着很紧张。国外,对兴师动众地调侃诺贝尔奖都能宽容,对调侃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也能够宽容,我们对学生的即兴涂鸦,为什么就视如洪水猛兽呢?成熟的文化,本身就必须具有包容性与多元性,只要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不变调,“杜甫很忙”,总比“杜甫很闲”要好得多。(选自2012年第6期《国学》)1.下面关于“杜甫很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恶搞诗圣杜甫的基本上都是中小学生,从恶搞的情况来看,他们能够摆脱低俗。B.不能否认的是,通过恶搞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生的想像力非常丰富。C.不要认为“杜甫很忙”是对圣贤的糟蹋,因为这只是一种调侃、放松,或者是宣泄。D.在社会道德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对“杜甫很忙”应该持一种包容的态度。.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批评这些年轻人本身也是一种矛盾,因为我们哀叹他们没有想像力,但他们稍出格又忍受不了。B.作者认为被恶搞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是诗圣,这是一种亵渎,所以很是痛心疾首。C.既然以前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他们的画像长相差不多,那么,其实杜甫只是一个符号。D.“杜甫很忙”之所以显得更为社会所知,是因为有网络的推助,其实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八、作文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语文答题卡一、默写与选择(16分)1.补写名句名篇(一小题1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 。(5) 。(6) 。 。2. 课内知识考查(一小题3分,共6分)(1)(3分)( ) (2)(3分)( )二、文言文阅读(课内知识与课外延伸,共24分)(一)课内选择题。(一小题3分,共9分)3.(3分)( ) 4.(3分)( ) 5.(3分)( ) (二)课外延伸。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9题。(每题3分,共15分)6.(3分)( ) 7.(3分)( ) 8.(3分)( ) 9.(1)(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译文:(3分) 福建省安溪八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245442.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