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46小题、每题1.5分、共69分)1.北京中山公园有一座社稷坛,它是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其中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社稷坛的修建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A.封建迷信 B.抑制商业 C. 以农立国 D. 以民为本.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 B.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①设置中书门下,强化君主专制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5.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①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单位:1000海关两年代各种机器和工具(A)农机具(B)B/A(%)1912—1916159561180.741917—1921392697982.031922—1926430743900.911927—1931551929981.81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 A.农业领域近代化趋势有所拓展 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 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 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9.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唐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1.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B.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D.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A.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       B.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这段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官府对杭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机器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A.中国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 B.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 C.中国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门化趋势日益明显 D.中国政权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 .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 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 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307691.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