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材特点和教学初想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学习指导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人教大纲版化学高一教材是为全体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主要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和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通过参加培训、研读、试教,我认为高一化学教材有以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浅显的教学建议。

  1. 教材特点

  (1)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关注环保

  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社会生活实践的教育价值,在新材料、新科技、新能源、新的环保意识、新的选学内容、新的阅读材料、研究性学习课题等都体现出了教材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努力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距离。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日益增多,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化学高一教材第一章首次提出了能量的观点,并且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能源的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常规能源的使用效率,寻找新能源的途径等。第四章卤素增加了“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原电池内容中介绍了化学电池和新型电池。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在节能及开发新能源方面,化学发挥着巨大优势。新教材介绍了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等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的知识,教师也可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名胜古迹被酸雨腐蚀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不仅树立了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突出探究活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教材注重了创设问题的情景、事例,增设了课堂讨论、边讲边实验及实验设计、家庭小实验、制作模型等教学活动,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从学习化学中获得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突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教材从复习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角度)入手,通过对某些反应的讨论,得出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是不完善的。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认知过程,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其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又如第三章“碱金属”中共编入了11个实验和1个家庭小实验,在编写中要求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为载体,根据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注重了科学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教学初想

  面对高考制度的改革,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启动等政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在“3十2”时代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建立新教材的教学理念。

  (1)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是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课程概念。具有专题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学生自主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的目的重在过程与参与,不在于研究的结果;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精神、品质,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间接经验,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完善关系。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2)重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学习“发现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科思维方法形成于本学科知识结构的建立和解决本学科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一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能触类旁通并有助于形成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两点入手:一是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把握学习方法;二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学习过程的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以求得科学活动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之,新型的教学目的和价值观,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地创设和谐的、活跃的课堂学习情境和氛围,要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地、独立地思考得出一些化学原理的结论和规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使用教材上课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处理方法,但只有适应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作者:胡德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320012.html

相关阅读:高一新生应从五方面制定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