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热爱生命》设计
目的:
1.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2.学会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和分析体会作者的感情。
3.体会本诗的语言魅力。
4.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充沛的情感投入到文章中,寻找与作者的共鸣点。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诗歌的意象,结合作者的生平,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课型:讲读课。
教学方法:
讲解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食指,原名郭路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48 年 11 月 21 日生于山东朝城, 1953 年随父母迁居北京,其母良好的古典文学修养对少年郭路生影响很大。 1961 年考入北京第 56 中学,曾代表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篮球打得很好,偏好文科,开始了最初的写作练习。
1964 年 16 岁初中升高中考试失利,初次尝到了人生的磨难。
1965 年写下了《海洋三部曲》之一的《波浪与海洋》,抒发了人生第一次受挫的沉郁与不甘失败的胸怀。同年考上北京第 56 中高中部。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课。同年 10 月他参加红卫兵全国大串联,南至广州,西至新疆。尽管置身“文革”年代,但他没有加入中学生的各种派别的斗争,而是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读书和写作上。 20 岁已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相信未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1968 年插队山西杏花村,其诗作传遍了许多有知青插队的地方。
1971 年入伍,写作了不少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 1973 年退伍回到北京,一直在养病与写作。
自 1978 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焕发了郭路生作为一个诗人的创造力,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并使用了“食指”这一笔名,即不论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什么,都不能损伤诗人执著的追求。 《热爱生命》写于 1979 年,正是诗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自我写照。 《热爱生命》被看作是他的名作《相信未来》的姐妹篇。
食指的诗歌现收入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 《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以及林莽、刘福春选编的《诗探索金库?食指卷》。
三、朗读
1.配音朗读。
2.学生齐读。
问题与思考:作者在诗歌中反复咏颂的内容是什么 ?
答:作者在诗中反复吟诵的内容就是“热爱生命”。
四、分析理解
1.诗的前三节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意象?这些意象表明了怎样的思想和人生态度?
析:作者选取了“凄风苦雨”中的“葛藤”,刻着字迹的“碑文”,表达“痛苦”的“砝码”等意象,通过这些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意象来表达对生命执著的爱恋。
2.如何理解第三节中“砝码”和“天平”的意象,为什么说“生命的价值”要用“痛苦”来称量?
析:痛苦是生命的本质特征,只有经历痛苦依然执著追求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
3.“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比喻什么?
析:“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比喻曲折和艰辛的人生道路,展示了作者不畏艰难的决心。
4.最后三节作者选用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生存环境?这三节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这些和作品的主题有何联系?
析:作者选取“顽石棱角”、“荆棘”、“冬天的风雪”、“夏天的毒日头”来突出生存环境的恶劣;抒情主人公“我”: “流浪儿般”、 “乞丐似的”、“赤着双脚”、 “光着脊背”,这突出了心灵漂泊的生存状态。
尽管旅程艰难,荆棘拦路,血迹斑斑,尽管饥饿寒冷,烈日灼热,心中依然信念不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从而突出了本诗的主题。
五、语言特点
1.比喻修辞手法的使用。
2.独白方式。
六、拓展阅读
阅读食指的下面一首诗歌,通过对意象的把握与分析,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疯 狗
——致奢谈人权的人们
受够无情的戏弄之后,
我不再把自己当人看,
仿佛我成了一条疯狗,
漫无目的地游荡人间。
我还不是一条疯狗,
不必为饥寒去冒风险,
为此我希望成条疯狗,
更深刻地体验生存的艰难。
我还不如一条疯狗!
狗急它能跳出墙院,
而我只能默默地忍受,
我比疯狗有更多的辛酸。
假如我真的成条疯狗
就能挣脱这无情的锁链,
那么我将毫不迟疑地,
放弃所谓神圣的人权。
1978年
七、再次朗读诗歌,归纳理解诗歌的方法。
1. 朗诵吟诵,整体体会作者情感;
2.分析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和内容;
3.感受音乐美,品味诗歌含蓄美。
八、表达与交流
当人生遇到挫折,该怎样对待生命呢?请你运用古今中外的例子,表达你的看法。
九、小结
我们应该珍惜热爱生命,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十、布置作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63208.html

相关阅读:《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