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物理) 2014-1-13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若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它的
A.加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B.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C.合外力一定发生变化; D.惯性一定发生变化
2.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一定沿着同一直线
D.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3.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另一半,在终点处恰好静止。则此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12v B. 32v C. 23v D. 13v
4.如图,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C叠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用水平绳子固定物体A和C,以水平向右的力F把物体B匀速抽出。则
A.A、B之间摩擦力大小为2μmg; B.B、C之间摩擦力大小为3μmg;
C.力F的大小为2μmg; D.水平绳子对C的拉力为2μmg
5.光滑斜面上,一根弹簧固定在挡板上并与斜面平行,有一木块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则从木块与弹簧接触直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成最短的过程中
A.木块速度一直在减小 B.木块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加
C.木块的加速度一直在增加 D.木块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6.如图所示,测力计、绳子和滑轮的质量都不计,摩擦不计,物体A重40N,物体B重10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40N   B.物体A受到的合外力是30 N
C.测力计示数20 N     D.测力计示数50 N
7.如图所示,为某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t2=2t1,t3=3t1。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的位移~时间图象表示出来,下列四幅图象中正确的是
8.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一物体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甲)图是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时间图象;(乙)图是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该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该物体位移~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以判断该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表明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B.乙图表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丙图表明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丁图表明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
9.如图所示,物体在长度相等的细绳AO、BO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将B点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重新平衡后,则
A.两绳的拉力的合力变大 B.两绳的拉力的合力不变
C.AO绳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变小 D.BO绳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不变
10.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的地方做捏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尺子。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尺子时,尽可能快捏住尺子,乙同学发现捏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t约等于
A. B. C. D.
11.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现在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使物体向左做匀速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大小为
A.μ(mg + Fsinθ) B.μFcosθ
C.μFsinθ D.μmg
12.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框架)的总重量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于O点,在电磁铁通电后铁片被吸引上升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大小为
A.F=Mg B.
C. D.
二.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格2分,共16分)
1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是等效原理,其等效性是指
A.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B.使两次橡皮筋与细绳套的结点都与某点O重合
C.使两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
D.使弹簧秤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
14.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 (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象中的 。
1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纸带如下图所示。取O为起始位置,每隔相同时间T= 0.1s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是A、B、C、D、E、F,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依次为s1 = 2.00cm、 s2 = 2.50cm、 s3 = 3.10cm、 s4 = 3.70cm、 s5 = 4.10cm、 s6 = 4.60cm,加速度a = m/s2,E点的瞬时速度vE =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时刚刚安装完毕的实验装置,从所提供的装置图可知,这位同学在实验测量前,还需要对实验装置作一些必要的调整,请你写出两处需要进行调整的地方:① ;② 。本实验是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 的科学方法。如果a、b、c、d四位同学做实验,设小车质量和车上砝码质量之和为M,砂及砂桶的总质量为m,分别得出四个图线,其中图a、b、c是a~F图线,图d是a~1/M图线,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和b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M>>m
B.c和d则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m
C.a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小,而b同学长木板倾角太大
D.a、b、c三同学中,c同学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4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2014-1-13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三、(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7.(12分)正以v=30m/s的速度运行中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1分钟接一位危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刹车,以加速度大小a1=0.6m/s2匀减速运动到小站,停车1分钟后,列车启动,以加速度大小为a2= 1.0m/s2做匀加速起动,又恢复到原来的速度,求:
(1)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共经历的时间t;
(2)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共经历的路程s;
(3)司机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少时间?
18.(12分)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长10m,倾角θ=30°,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的质量m=0.4kg,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体下滑过程的加速度有多大?
(2)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要用多长时间?
(3)物体下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有多大?
19.(12分)如图(甲)所示,在无风的天气里,倾角为θ的长斜面上,有一带风帆的玩具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块和风帆的总质量为m,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风帆受到的空气阻力与下滑的速度成正比,即f=kv(k为空气阻力与速度的比例系数),则
(1)滑块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
(2)滑块下滑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3)若m=2kg,θ=37o,sin37o =0.6,cos37o =0.8,g=10m/s2,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图线如图(乙)所示,图中直线OA是t=0时刻速度图线的切线,由此求出μ和 的值。
20.(12分)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一小车以v0=5m/s的速度向右匀速行驶,与此同时,在小车后方相距s0=50m处有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30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击小车,已知推力F作用了t=5s时间就撤去。设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物体的质量为m=5kg,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在推力F作用下,小车的加速度a大小为多少?
(2)求撤去F的瞬间,物体与小车的距离d为多少?
(3)试通过计算讨论物体是否能追上小车。
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4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 物 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1-13
一、单项(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23456789101112
BACDBCCABCAD
二、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格2分,共16分)
13. B ,14. C 。15. 0.53 ; 0.44 。
16.① 加垫块以平衡摩擦力 ;② 调节滑轮使细绳与木板表面平行 。
控制变量法 ; D 。
三、(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7(12分).(1)设列车行驶的方向为正方向,匀减速和匀加速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
t1 = s = 50s (1分) t2 = s =30 s (1分)
t停 = 60s (1分) 则 t = t1+ t2 + t停 =140s (2分)
(2)列车匀减速行驶的位移 s1 = m = 750m (1分)
列车匀加速行驶的位移 s2 = m = 450m (1分)
总路程为 s = s1 + s2 =1200m (2分)
(3)列车以v匀速行驶时需时 t原 = = 40 s (2分)
故列车耽误的时间 t耽误 = t ? t原 = 100s (1分)
18(12分)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 = ma(3分) ∴ a = gsinθ =5m/s2(2分)
(2)由运动学公式得:
s = 12at2(2分) ∴ t = 2sa = 2s(2分)
(3)由平衡条件得:f = Nsinθ(1分)
N = mgcosθ(1分) 所以 f = mgcosθsinθ = 3N(1分)
19(12分).
解:(1)N=mgcosθ (1分)
Mgsinθ - F - kv=ma (1分)
F = μN (1分)
a=gsinθ ? μgconθ - (1分)
(2)当a=0时,速度最大,则
0=gsinθ ? μgconθ - (2分)
vm = (1分)
(3)在t=0时刻,v=0,a0=4m/s2 (1分)
mgsinθ-μmgcosθ = ma0 (1分)
μ=0.25 (1分)
a=0时,vmax=2m/s,
mgsinθ-μmgcosθ-k vmax =0 (1分)
k=4Ns/m. (1分)
20(12分)解:(1)对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 μmg = ma (2分)
∴ a = Fm - μg = 4m/s2 (1分)
(2)当t=5s时,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s1 = 12at2 = 12×4×52 = 50m (1分)
小车的位移大小为
s2 = v0t = 5×5m = 25m (1分)
两车的距离为 d = s0 ? (s1 ? s2)= 25m (1分)
(3)撤去F时,物体的速度为 v = at = 4×5m/s = 20m/s (1分)
对物体,撤去F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 = ma/
∴ a /=μg = 2m/s2 (1分)
设经过时间t0,物体的速度减小到和小车一样,则
t0 = v0-v-a/ = 5-20-2s = 7.5s (1分)
在t0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s3 = v02-v2-2a/ = 93.75m (1分)
小车的位移大小为 s4 = v0t0 = 5×7.5m =37.5m (1分)
∴ s3 ? s4 = 56.25m >d = 25m (1分)
可见,物体能够追上小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63907.html

相关阅读:高一物理下册同步检测练习题(有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