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高中数学活动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高中数学课程开展数学活动,为学生积极参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思想方法以及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开展数学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而游戏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游戏集趣味性、思辨性于一身,学生在游戏中会有很多新奇感受,也更容易投入其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开展主动学习。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数学游戏活动,在动态教学中使数学学习过程转变为易于接受的游戏活动。例如,在教学“集合”时,教师可以现场划定几个圈,每个圈代表不同对象,团员学生站在一个圈里,其他学生站在另一个圈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的参与度也随之增加。教师在此时引入集合概念,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在游戏中掌握集合元素的特点。这样就可以起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二、引入数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将实验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也符合高中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相比,实验教学可提供更为直观的感性材料,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单纯的语言讲述无法企及的。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耐性较差,有的学习兴趣不高,有的懒得动脑,有的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有的对数学的兴趣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努力通过教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让他们“动”起来,既要动手,也要动脑,培养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椭圆时,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三人,准备好图钉、细线、白纸和铅笔等教学物品,指导学生按照具体操作程序画出椭圆,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掌握画椭圆的关键,这时再引入椭圆的定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椭圆定义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努力开发和引入更多的教学实验,充分发挥教学实验活动的作用,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组织分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则以“听”相配合。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弱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而分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良好方式,也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分组合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加强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可以发挥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作用,使每个学生“身在其中”,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参与度。例如,可在试卷讲评课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由成绩好、中、差等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实行捆绑考核和奖励机制。每个小组就试卷上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时可将未解决的问题拿出来与其他小组互动,最后再开展测试。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实施数学探究活动,深化新课程改革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调地依赖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方式。通过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初步体验数学探究活动的全部过程,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探究方法,也能获得一些数学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如提出问题的能力、数学交流的能力等。(1)创设数学问题探究情境。教师在引入概念时,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究归纳,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将新旧概念类比探究的思想方法。也可以设计现实情境引入数学概念,结合教材内容把这些概念形成过程设计为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历数学概念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在新授课中,数学命题主要是指数学公式、定理、推论、法则等,这些都是数量关系或空间关系的精髓,它们的背景与产生过程各有特色,是开展数学探究性活动的极好素材。(2)将某些数学问题延伸与推广,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我国数学过程标准主要对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相应数学教材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教材各章节内容与知识点的选择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就不可能照顾学生差异,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某些数学命题适当进行延伸与推广的探究活动。(3)挖掘数学习题的价值,在对习题的引申与推广中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我们必须充分分析它的条件和结论,挖掘例习题中潜在的知识与内涵,敢于创新、探索,充分领会编者选用此题的意图和用意,这样才能真正驾驭好教材。
山西省河津市河津中学 张兵
来源: 发展导报(太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002757.html

相关阅读:高考数学题型: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