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因真实而精彩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教师头脑,我们的数学课堂也越来越“精彩”。但细细回味后就会发现,这种“精彩”大多只是表面上的“热闹”:少数学生在进行游戏,多数学生是“旁观者”;只是看得起劲,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活跃,数学思维的含金量并不高。

  一、真实的课堂摒弃演练和作假

  “利息”是学生六年级学生学完百分数后,在生活实践中能接触到的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有过相关的知识储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有关利息、利率、本金的含义,体会数学的真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归纳出利息的计算方法,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师:老师带上5000元钱,准备把钱存入我们前面的工商银行。存款之前,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张存款单,要老师完整地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试试看!(学生一边相互讨论一边填写。)

  师:哪位同学主动上来展示一下?(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一位特级教师提出课堂要做到三实:真实、扎实和朴实。“真实”指教师的教学态度,不作假,允许学生学习出错;“扎实”指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搞形式主义,学生要学得实在;“朴实”指教学风格,不浮夸,让学生确有所得。这“三实”,合起来就是“自然”二字。上述例中的教学,真正做到了“自然”。

  二、真实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

  “倒数”是一堂概念课,对于概念的教学,关注基础知识本身,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高的有效手段。而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更是我们教学应关注的焦点。

  一位教师的一节倒数课中,在课的导入部分,组织了一些课前活动,通过握手,让学生理解了“相互”一词,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先举出一个例子:牙刷与刷牙,再让学生根据例子说说工人、人工,白雪、雪白。教师提出:“你认为什么是倒数?”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错误地将12与21,34与43也当成了倒数。教师真实地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展示了正确与错误的思维过程,从而引发了学生强烈地求知欲,更激活了学生对“倒数”这一概念的发现。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引导学生,使之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课堂教学的价值也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简简单单教知识、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地回归常态下的数学课堂是我们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最高教学境界。

  三、真实的课堂追求简单和实用

  数的整除是一节体现数学严密性的知识教学,很多教师为了给学生创造小组讨论的机会,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不惜在出示了许多除法算式后(往往在学生举不全几种除法算式时还大花时间),再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讨论这些除法算式可以怎么分类。绕了十八弯后最后方由老师指出分类方法,观察整除的算式,长舒一口气后让学生发现这些算式特征的基础上揭示:这就是“整除!”

  我校一位教师在教学该内容时,却有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做法。上课伊始,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下课题《数的整除》,问:“看了课题,你感到今天的学习会与什么有关?”生:“除法,数。”师:“那你就举几个有关数的除法。”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老师将除法分为三类,师(指着整除算式)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数的整除,你观察出这些整除算式有什么特点吗?……我们说第一类是整除算式,那第二类,第三类是什么算式呢?”

  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应是我们教师孜孜以求的,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而不是人为的编造、纸上的谈兵,不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而只有做到在真实的课堂中,才能像农民在田里种地,工人在工厂做工一样自然、实在。

  四、真实的课堂讲求对话和共享

  圆锥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立体图形教学的一个知识点。很多教师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但是却又不知道如何处理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中的等底等高,于是直接出示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师:“前面我们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些立体图形时,他们的体积公式都可以归结为底面积乘高,接下来我们讨论圆锥的体积,大家说可以怎样来思考?”(生猜测可能圆锥的体积也是底面积乘高)师追问:“是这个底面积乘高吗?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底面积乘高求出的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呢?”(黑板出示圆锥与圆柱的交叠图)出示等底等高的两个圆锥与圆柱,问:“怎样判别它们等底等高?要判别这两个等底等高圆锥与圆柱体积的关系,怎么办?能不能把这个实验结果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呢?”

  好的数学教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这个例子中,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

  课堂生活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历程。真实的课堂应是“学习共同体”的双边互动,学呼唤着教,教催生着学,质疑与探究并行,求索与遐思共进。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去上真实的课,去展现真实的课堂。因为只有真实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才是真正能促进教师与学生成长的,这样我们才能有真实的教育。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陈晓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013584.html

相关阅读:重总结,勤归纳,学习数学不用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