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经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自然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因此,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思维方法(特别创造性思维)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让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利用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呜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泼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情知融合”的新型教学意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这样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任何情境都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困境,非常熟悉或者完全陌生的事物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那些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通”的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或事物,才是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动机。下面是我们在新教材使用中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具体做法和体会。

  矛盾对立型问题情境 就是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诱使学生对结果做出矛盾对立、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预测,以激起学生较强的情感反映和急切的求知欲望;然后可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展开辩论;进而最后用实验或事实材料判定其中一种预测,以便学生进入急于想了解自己究竟为什么对或错的状态。

  例如:学生在学习CO2性质之后,设计二氧化碳灭火实验,点燃一高一矮的两支蜡烛,在火焰上罩一个大烧杯,问哪一个先熄灭?学生中存在三种矛盾对立的假设:有的同学认为高的一支蜡烛先熄灭, 有的同学认为低的一支蜡烛先熄灭, 也有同学认为两支蜡烛会一起熄灭。然后,通过实验观察得到高的一支蜡烛先熄灭,实验结果与我们假设相同或者矛盾。学生急于想了解自己究竟为什么对或错,自觉进入思维兴奋状态。

  出乎意料型问题情境 就是设计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结果做出较为一致的并很自信回答或预测,而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从而使他们一下子全神贯注于“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进而产生一种“噢、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的满足感。

  例如:在通过一系列实验使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够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一规律深信不疑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钾、钠能否把硝酸汞{Hg(NO3)2}溶液中的汞置换出来?再实验演示,实验观察到的结果自然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这种问题情境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拜感有独特作用。也常常会是课堂出现一些戏剧性的愉快气氛。

  选择困惑型问题情境 就是设计一种问题情境,有几种比较相似、迷惑性较大的答案选择,学生一时难于做出正确抉择,即使做出抉择,往往只能知其原不知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认真对待面前的问题,展开思考。

  例如:在学习铝这一章Al(OH)3性质一节时,课本强调Al(OH)3具有两性,在制备Al(OH)3时应加入适量NaOH溶液,若过量则得不到Al(OH)3,如何体会好适量的含义,及在什么环境下Al(OH)3能稳定存在呢?选择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甲、乙两人都欲制取Al(OH)3,所用的试剂相同,即用同一瓶的NaOH溶液和同一瓶的Al2(SO4)3溶液,不同的是甲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l2(SO4)3溶液,乙往盛有Al2(SO4)3溶液的试管中加NaOH溶液。问最后谁能得到Al(OH)3?对这问题学生的答案开始都是一样的,乙能得到Al(OH)3,对学生的答案,不急于肯定,也不否定,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在操作中注意观察到甲的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振荡试管沉淀消失,当这种现象重复数次后,再加入Al2(SO4)3溶液出现的沉淀无论怎样振荡试管都不消失了,而且随着Al2(SO4)3溶液的继续加入,出现的沉淀越来越多。观察到乙的操作现象是: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出现沉淀且振荡试管不消失,但随着NaOH的增加,沉淀逐渐溶解,且NaOH越多,沉淀溶解的就多。直到最后沉淀全部溶解,再也无白色沉淀,毫无疑问,实验现象与原有答案相反,每个人的大脑都出现了一个问号,这时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现象:甲、乙开始出现的沉淀是因为:Al3++3OH-=Al(OH)3,但甲的试管中盛有NaOH,为强碱性环境,故生成的Al(OH)3沉淀又溶解即发生了;Al(OH)3+OH- =AlO2-+2H2O的反应;乙的试管中盛的是Al2(SO4)3溶液,故Al(OH)3不消失,当甲的试管里的所有的NaOH都与生成的Al(OH)3反应变成AlO2-之后,再往试管中加入Al2(SO4)3溶液就发生水解反应3AlO2-+Al3++6H2O=4Al(OH)3↓,而乙试管中所有的Al2(SO4)3都变成了Al(OH)3之后,再加NaOH就发生Al(OH)3+OH-=AlO2-+2H2O,NaOH加入的越多,Al(OH)3溶解的越多,直至Al(OH)3全部溶解,通过分析发现:原先的答案局限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即用可溶性的碱与盐反应制不溶碱,又因为Al(OH)3的两性,因而试剂的用量也做了限制,即NaOH不得过量,这条思考路线的结果当然只能是乙能得到Al(OH)3,实验设疑的思考方式显然与原答案的思考方式不同,用Al3+和AlO2-的水解反应来制Al(OH)3,因而貌似不能得到Al(OH)3的甲得到了,而乙却得不到。通过以上的试验和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了突破常规思考方式,进行创造性思考的乐趣,激发了学生们培养自己思维的创造性的自觉性。

  无所适从型问题情境 就是设计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既陌生有熟悉,好像明白却又不明白,不知该从何入手解答问题。这样一来容易激励学生非将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例如:在学习酸碱时,设计酸碱的认识实验:1.把紫色石蕊试纸放入试管里,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晶,观察其颜色变化。2.用熟石灰粉代替柠檬晶重复上述实验。3.再分别向两支试管里加入1——2ml水,观察其颜色变化。当学生看到在装有紫色石蕊试纸试管里,加入柠檬晶、熟石灰,其颜色没有变化,加水后颜色变化。就会对酸碱这个熟悉知识产生这种陌生现象进行思考,这是为什么?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内容、穿插设计、合理组织。利用实验不断创设疑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思辩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形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调动了他们创造欲望和动机,无疑他们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又显示了本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

  来源:查字典化学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047725.html

相关阅读:高考化学复习提高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