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内容真实性探究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李志刚

《河中石兽》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得出经验,从而教育人们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笔者以为,《河中石兽》故事本身并不是真实的。

一、从作者和作品来看

纪昀作为一个大才子、大学者的形象已经是深入人心,虽不一定“铁齿铜牙”,但聪明伶俐那是肯定的。《清史稿·纪昀传》就说“昀学问渊通”,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是《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他曾因官司牵连被发配至新疆伊犁地区,在发配过程中积极与沿途居民交流,写了不少的作品,后整理成册,即为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故这本书在时间和内容上,主要是搜辑当时的乡野怪谈,或者亲身听闻的奇情轶事,其中不乏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的内容,一直被人们列为短篇志怪小说,与《聊斋志异》相提并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说:“《聊斋志异》风行逾百年,摹仿赞颂者众,顾至纪昀而有微辞。”又说《阅微草堂笔记》是“聊以遣日”之书,作者“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可见这本书的内容应该是作者为了阐述心中的一些观点看法,而假托一些故事轶事,甚至狐鬼来完成的。

纪昀将《河中石兽》编辑在《阅微草堂笔记》的卷十六,命名为《姑妄听之》,一看篇名就有“姑且听听,不必信以为真”之意,里面多是描写一些因果报应、狐仙鬼怪之事。这种劝读者把内容当作消遣来看待的态度,也告诉我们,《河中石兽》叙述的事件不必信以为真。

二、从地形和河流形式来看

沧州地处华北平原之冀中平原东部,主要是河流冲积形成的广阔平原,地势比较低平,地面起伏不大,河流的落差也不大,寺庙门前的石兽在河流里被冲走、下沉、回转的可能性也都有。但仔细一分析,文中的描述不乏杜撰痕迹。首先,既然说了“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这座寺庙应该是坐落于一个小山脚(至少是个高地)下,山脚下有河流,这个地方应该有一定的落差,不然再大的雨水最多可以使庙门倒塌,而不至于将石兽冲下河去,毕竟可以雕成石兽的石头并不那么容易在平地被冲走,即使被冲到河里也只能是待在河边上,不会冲远。其次,既然有一定落差,这个山脚下面的河流应该一定范围内存在比较坚硬的床底,不全部是松软的沙质,小山的形成确实需要一定坚硬的基座的,不然石兽也不会被冲到河中间去。第三,既然是河流,又是在小山边上,河流就应该有一定的弯度,加上河床底有较为坚硬的基座。这样的话,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坑洞,冲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不停冲击,石头再次转动,石兽又岂能“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得于数里外”呢?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间必定会被坚硬的基座或河流的弯道所阻。

三、从实验结果来看

笔者做了两个小实验,第一个实验是将一块菠萝大的大理石放在较为松软的沙土上,笔者对大理石下方慢慢地进行清理、掏空,看石块会不会向前翻滚。经过多次实验,结果也不如文中所说。如果是在非常松软的沙子上面,当下面掏到一定程度时,厚重的石块主要是由于重力因素向下沉;如果土质较为坚硬,不规则、重心不稳的石块也会向后翻滚的,但是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容易翻滚,翻滚方向也不规则。再有就是把石块底下掏空,石块翻滚时,石块也不是平行地向后翻滚,而是以一定的角度翻滚到掏空的坑洞中,这个角度大小不定,但绝对是比原来的位置要低,实实在在是“渐沉渐深”。如依实验的现象看,“河中石兽”如此即便是向上游翻滚不已,也只能是低于河床以下很多,加上年久冲刷,只能是没于河床之下。

担心第一个实验没有考虑到水流的实际,笔者接下来进行了第二个实验:将两块菠萝大的大理石至于农家屋旁的土质水渠中,一块石头放在渠底土质较为坚硬的地方,一块石头放在渠底土质较为松软的地方,底下一部分还没于软泥之中,周围还有少许水草,渠水深约为50厘米。笔者给石头做好记号,绑上一块红布条,在渠堤上标好位置,让石块日夜经受水流冲击,一个月后,观察结果。这一个月中间除一次暴雨开闸放水之外,水渠每天的流速、流量变化不大。结果是,放于坚硬土质地方的石块被冲到了下游几米外一个低洼水坑边与其他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块作伴;放于松软地方的石头周围汇聚了不少的淤泥、水草和杂物,湮没于软泥水草、杂物中的部分要远远多于一个月前,从现场来看,要么是渠底面被抬高了,要么是石块下沉了。

所以,无论从以上哪个角度来看,《河中石兽》描写的故事都应该不是真实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交代清楚作者“借事寓理”的手法,切不可将一个虚假的、杜撰的故事用来教育学生要讲科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215983.html

相关阅读: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学习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