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怀古词用典艺术欣赏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辛弃疾的怀古词,都属于全篇用典的优秀之作。

先来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内容如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上阕“栏杆拍遍”用了典故,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杆。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辛弃疾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出来。

下阕连续用典,“季鹰归未”“求田问舍”“刘郎才气”“树犹如此”分别想到了张翰、许汜、刘备、桓温,全属于事典。季鹰即张翰,《世说新语?识鉴篇》:“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这里引用这个典故,既写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刘郎才气”涉及到许汜、刘备。“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据《三国志?陈登传》记载: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这三个典故连起来,辛弃疾想要表达的是:他既不学念鱼归隐的张季鹰,也不学谋取私利的许汜,而要像刘备那样具有雄心壮志。他登临远望故土而生情,不过绝不像张翰、许汜一样,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树犹如此”,化用出自北周诗人庾信《枯树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又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此处以“树”代“木”,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

再来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内容如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上阕“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和“人道寄奴曾住”用典,前者写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后者写刘裕北伐收复中原,气势如虎。前一个典故,慨叹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的了,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他当年修建的“舞榭歌台”,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了。后一个典故,由刘裕的遗迹再联想起他的功业??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曾两度挥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可以克复中原。辛弃疾想到刘裕的功勋,非常钦佩,无限景仰的。可是刘裕这样的英雄,他的历史遗迹,如今也是同样地找不到了,只有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辛弃疾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和苟安求和的无耻行径,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收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和抗敌救国的热情。

下阕“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三处用典。涉及到刘裕、廉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315012.html

相关阅读: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与分析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