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规律,精准打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三年广东高考生物非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分析,探寻高考生物非选择的命题方向及动态趋势,对高考非选择题所透露的信息及规律作一洞悉及捕抓,以期对高三科学、有效的复习教学,作出有益的思考与策略。

 

关键词:广东高考生物  非选择题  分析  备考策略 

 

2012年是广东实施高考新方案的第三年,对于理综生物试题而言,从2010年摸着石头过河,到2011年相对适应,直至2012年相对稳定,体现了高考新方案在过渡与摸索中前行,逐渐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试卷风格,是一个彰显新课程理念的展示舞台。笔者本着学习与研究的态度,结合近三年广东高考“非选择题”的特点,对常见题型进行归纳分析,以其抛砖引玉,助力2013高三备考!

 

一、把握高频考点分布,抢占制高点

 

表1  2010-2012年广东理综生物卷非选择题各模块所占分值及比例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非选择

题号

分值

比例

非选择

题号

分值

比例

非选择

题号

比例

《分子与细胞》

26

16

25%

26

16

25%

26(1)(4)

27(3)(4)

16

25%

《遗传与进化》

28(1)(2)

6

9%

27(2)(3)

6

9%

28

16

25%

《稳态与环境》

27

16

25%

28

16

25%

26(2)(3)

27(1)(2)

16

25%

《现代生物科技》

 

 

 

27(1)

8

13%

 

 

 

《生物技术实践》

29(1)③

2

3%

28(4)③

2

3%

29[注]

16

25%

《实验部分》

28(3)、29

24

38%

29

16

25%

注:2012年广东理综29题第(1)题的第三个空考的“酶活力”属选修一内容。

 

由表1分析可见,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3《稳态与环境》这两大模块在近三年的高考考查当中,分值最为稳定,都为16分,占所有非选择题分值的25%,可谓非选择题中的重头戏,不容小觑。而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则由2010、2011年的6分,近9%的比重,一跃升至16分,在2012年高考当中占非选择题总分值的25%,回升到了与必修1和必修3模块同等的分值比重,因而在接下来的复习备考当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纯地认为必修2模块所占比例相对较弱的错误观点,应加强相关专题的备考复习工作,特别是此专题的非选择题训练,其突显性已相当明确。

 

对于选修模块方面的考查,选修3模块《现代生物科技》仅在2011年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分值8分占非选择题总分的13%,实属较为罕见和偏重考查的一年,而2010和2012年非选择题对此模块的考查均未出现。可见,今后对选修3模块的考查,仍会以选择题为主。对于选修1模块《生物技术实践》在2010及2011年的非选择题中都各占2分,而在2012年非选择题中的选修一内容已完全融入到了实验部分,这与考纲要求的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列入实验部分进行考查相一致,很好的体现了高考试题紧紧以考纲为依托的理念。这也为我们后续实验专题复习时,要注重“选修一模块”与“必修模块”有知识点重合的内容要加以重视。如必修一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与选修一模块的“果酒的制作”,在知识点就有重合。

 

《实验部分》在非选择题中的考查由2010年的38%的比重回归至2011和2012年的25%,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而近三年对实验部分的考查,主要都是在于对教材、考纲中规定的最经典,最主干的实验进行命题设计,着重突出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且命题者在题目的创设上能大胆创新,稳重有变,同一个实验,可以有不同的考查方式,避免了考生死记硬背实验原理、现象和结论的陋习,更突出考查学生在具体题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如同样对有关“酶”实验的考查,09年主要考查学生绘制曲线的能力,而2012年则考查如何绘制表格,作“双因子”分析。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考查形式千变万化,而只有掌握了其中的真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考场中处事不惊。

 

表2  2010-2012年广东理综生物卷非选择题(信息类试题)分布及分值

 

文字类信息

表格类信息

图形类信息

分值

比例

2010年

 

26(2)、29(2)

27(1)、28(1-3)

34

53%

2011年

28(1)(3)

29(1-3)

26(1-3)、27(3)、28(2)

42

66%

2012年

29(2)

26(1-3)

27(2)、28(1-2)、29(1)

42

66%

从近三年的广东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试题的新颖度、难度和区分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借助于信息类题目的创新,这已成为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信息类题目对能力的考查,通常是在分析、理解和应用的水平上考查考生的认识能力和对生物学常用图形、表格、文字类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运用图形、表格的表达方式去描述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能力。通过表2的数据分析可知,有关信息类的试题均占了非选择题总分的53%以上,可见,注重考查学生从试题中汲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近三年广东高考的着力点,解答这类试题时,考生务必通读全题,获取、加工和处理题目相关信息与其设问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题目最后小字部分,诸如:“注”、“图”等题目的下标注释,往往有利于考生快速切入题目主干,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从而达到快速透析题目的效果。特别是在2011与2012年的广东高考试题中,类似的“注”、“图”等题目的下标均达到3处,这对于非选择题的解题过程中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洞悉命题规律,力求精准打击

 

表3  2010-2012年非选择题材料背景与华师的研究方向

试题

试题背景

华师研究方向

备注

2010年T.26

碳循环(叶绿素太阳能电池)

生态学

省级精品课程

2010年T.27

血糖平衡

人体及动物生理

省级精品课程

2010年T.28

克氏综合征

遗传学

校级精品课程

2010年T.29

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影响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研究生专业

2011年T.26

蝴蝶兰

蝴蝶兰及其栽培技术

本科选修课

2011年T.27

登革热(S基因)

昆虫分子生态

研究生专业

2011年T.28

三丁基锡对水生动物的污染

水产动物胁迫生物学

研究生专业

2011年T.29

食用色素

植物天然产物

研究生专业

2012年T.26

荔枝叶片

植物生理生态

研究生专业

2012年T.27

罗非鱼

鱼类生物学

研究生专业

2012年T.28

豌豆、水稻突变基因

基因工程

校级精品课程

2012年T.29

酶(食品)

生物工艺学

校级精品课程

通过表3发现,其实近三年非选择题中有不少题目的背景材料都与华师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的研究方向以及本校的精品课程内容相吻合。如2011年第26题考查的“蝴蝶兰”这一素材背景,本身就是华师大“生物科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在本科生中作为一门课程已开设多年,且相应的教师团队在兰花方面的研究,如“兰花鉴赏”、“兰花栽培”等项目的研究上在国内已暂露头角,所以作为考试素材,也就不足为怪了。又如2010年第29题实验“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就属于华师大研究生专业动物学中“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方向里头的一个研究课题。因为从事这方面的博导与教授在此方面的研究有较高的造诣,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与权威性,毕竟高考涉及到省内“千家百户” 的子女前途命运问题,不能随便开玩笑,甚至引用应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与数据,只有自己掌握一手材料,在自己研究方向上拿出确凿可信的实验数据与材料,才能科学合理地命好一道题。此外,从命题者的本身角度而言,由于自己亲身经历这方面的试验与研究,对此方面的命题就会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命题时也相对比较得心应手,不会顾此失彼。

 

通过表3我们还能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身在广东,情系广东。”广东高考年年都不忘体现地方特色,采用具有广东特色的素材。如荔枝、水稻、罗非鱼、蝴蝶兰、登革热病毒、广东饮食讲究色香味等等,都很好的体现了富有浓郁气息的广东地域特色。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中“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本理念。

 

三、2013年备考策略及建议

 

纵观近三年的广东高考非选择题,其常见题型无外乎分为以下四大类: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类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热点,也是教材的难点之一,特别是近三年广东高考,可谓非选择题第一大题的必考内容。如2012年第26题以“荔枝叶的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变化” 为背景,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2011年第26题以“蝴蝶兰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为背景,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坐标图的分析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2010年第26题以“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为背景,考查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温室效应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可见,近三年的广东高考非选择题第26题始终都围绕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一知识点进行考查。这一大类题目年年考,题目的选材和提问方式不尽相同,但考查的内容无非都是光合作用的两个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以及相关反应的产物[H]、ATP,影响暗反应进行的相关因素:气孔的开放度,CO2浓度;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其上的结构基粒等。特别有趣的是,2011年26题的最后一问“植物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以及2012年最后一问“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的根本原因”的答案出奇一样,都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所谓看似无序的高考题,在我们的细致分析后实则是有章可循的,只要我们把握住了该知识的主干,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在做起题目来是仍旧是游刃有余。由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最基本的能量代谢,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基础,也容易牵涉到选修模块“植物的组织培养”等相关知识。因此,该专题考点主要分布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及相关实验的分析与设计,此外还会涉及到选修方面的相关知识。预计2013年还会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或生产实践为背景进行命题,且以图表、曲线的等形式为考查载体,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2、人体及动物生理类

 

此大类的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动物激素的分泌与调节、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递、特异性免疫等知识,注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以实验或与人体健康等热点相关的具体实例为载体来对考生进行考查。如2012年第27题以“罗非鱼的生活”为材料背景,将动物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富集现象整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综合性、新颖性都在此题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11年第28题以“水环境中的有机锡污染”为背景,考查了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物富集作用、种群数量变化、图表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3、遗传类

 

遗传类的非选择题经常会考查DNA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生物遗产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及基因工程的等。其中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最为重要,包括由此引申出来的(遗传概率、基因频率)几乎在每年高考中多少都会有所涉及。如2012年第28题以“豌豆实验”为背景,考查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基因对生物性状的调控途径、基因工程等知识,同事考查实验探究能力;2011年第27题以“登革热病毒”为背景,考查了基因工程、基因表达、基因频率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010年第28题则以“克氏综合征”为背景,考查了色盲遗传、减速分裂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知识。预计以遗传变异的有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将是今后几年命题的主要趋势。     

 

4、实验部分类

 

非选择题实验部分可谓历年高考的压轴题,也是提高试题区分度的重要部分,从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命题形式趋于多样化,绝不仅仅局限于做过的实验,其特点是“情在书外,理在书中”,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往往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分析等能力。如2012年第29题,以“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依据,考查了酶活力的影响为依据,考查了酶活力、影响酶活力的因素等知识以及酶蛋白的提取分离实验设计的能力,同事考查了图文结合辨析的能力;2011年第29题则考查色素的特性和提取以及对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高考的最后一道实验题的第一句话,都带有“押韵”的味道,用语凝练,有点“一语道破玄机”的意思。如2011年29题第一句话是“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影响消费”;2012年第29题的第一句话是“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预测2013年高考非选择题实验部分,仍可能立足教材实验,结合新的背景材料,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的迁移能力;考查变量的确认、实验步骤的设置、实验结果的处理以及结果的预测等,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尽管这四大类非选择题在近三年高考中年年考,涉及的考纲知识点甚至还有重复,但我们始终要抓住高考的真正内涵,以不变应万变;要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三个环节, 真正弄懂、吃透考什么, 怎么考。同时根据近年来高考非选择题的设问特点,主要考查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联系,思维发散等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不断拓宽思路,而不是“深挖洞”。因此在复习时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整合,题型的信息转化,能够从主干知识中学会举一反三,把主干知识和与它相关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本文发表在2013年《中学生物学》第3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42091.html

相关阅读:高中生物学习方法之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