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预习提示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以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锦瑟》《马嵬》,就是其代表作。《锦瑟》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也就是在这一年,漂泊一生的诗人离开了人世。可以说,这首诗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的辉煌,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马嵬》是咏史诗,安史之乱潼关被攻破时,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随行军队行至马嵬(wěi)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对杨贵妃马嵬之死,当时的文人交口称颂。把唐明皇说成爱江山舍美人的“圣明天子”,把倾国之罪归于“女祸”杨贵妃。李商隐针对这一片荒谬鼓噪,据实评论,将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把唐明皇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历史事实和虚伪自私的面目,向世人毫发毕露地揭示出来。

 

这两首诗体裁不同,鉴赏的方法也完全不同。

 

《锦瑟》是朦胧诗,正如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对于这类“神秘“性的诗,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切忌追求什么解深解透,进行学究式的考证。诗评家张中行先生说得好:《锦瑟》一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马嵬》是咏史诗,鉴赏方法则恰恰相反,务必仔细考证,对诗中所咏的历史事件,诗人写诗的历史背景有清晰明白的了解,方能领会诗的旨意所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65276.html

相关阅读:高中语文知识点:最易错的30个多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