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后反思与教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中认为“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反思性教学被认为是 “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生物这门学科,知识点比较零散,需要系统化才容易理解记忆,因此需要反思教学,使知识系统化,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课后反思是比较常见的反思方式,“教然后而知不足”。我非常注重教学后的反思,通过各方面的教学信息反馈,对自己前一节或几节课的教学行为及效果进行分析与思考,分析总结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否适宜。这样让我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促使我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现把我的做法归纳总结如下。

 

1 教学后的反思形式

 

1.1 课后反思:一节课下来就要总结思考,写好教课心得或教学日记,认真分析研究,以便找到好的办法促进自己的教学。这对新教师尤其重要;

 

1.2 周后反思或单元反思: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结束后反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3 月后反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1.4 期中、期末反思:即在一学期的期中、期末进行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年或一届的教学进行反思。

 

反思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任选一种,也可多选。最常用的是课后反思,现在谈谈我的课后反思心得,供大家参考。

 

2 课后反思的内容

 

课后反思要注重内容,做到及时反思,及时总结,及时记录。这样会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快速上升。教师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如手:

 

2.1 反思教学亮点,记录教师教学灵感,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中,突发奇想,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简明的文字组成了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这些做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收获,都可在教学后及时地把它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大有好处。

 

2.2 反思学生见解,记录学生创新火花,为教学进行知识积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如讲授“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时,学生经常混淆“S区和H区”,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Sport”的意思是“运动”,可与“运动性失语症”联系,即S区受损伤,造成的疾病为“运动性失语症”。另外还说了书写中枢W区,视性语言中枢V区。这样学生能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

 

2.3 反思失败之处,记录教学疏漏,使教学趋于成熟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寻找“办法”,使教学逐渐趋于“完善”。例如讲授“种群”这个概念时,看起来学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组成一个种群”。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种群不只包括该种生物的幼体还包括成体。即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集合。对这些疏漏失误之处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2.4 反思教学疑难,寻求突破方法,使以后的教学化难为易。

 

这里的“疑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难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总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某些疑问,又无法在课堂上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这些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如在讲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区别时,学生总是区分不好,因为他们对同源染色体辨认不好。因此我就想到用橡皮泥演示一下,这样做效果比较好。但是橡皮泥做这种演示不是很科学,因为当时我们买的橡皮泥颜色种类多(而我们就需两种颜色,一种颜色代表父方染色体,一种颜色代表母方染色体),其他的都用不着,这样很浪费,并且同一种颜色的又很少,不够用。而且学生用橡皮泥做的同源染色体常常形状不一致,因此会影响效果。通过反思,我想用两种颜色的彩纸更好一些,用剪刀叠着剪,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就一样了。这样做效果明显好了,在以后进行这部分教学时我常用这种方法。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有时不能理解透彻。通过课后反思,把它们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这样在以后的相同教学中难点解决就做的比较从容。

 

2.5 反思教学评价,保持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推行的是教学当堂达标,一节课下来收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课堂测试来评价。一种好的评价方式会让学生乐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如果评价不当就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每节课都要有适合本节内容的评价方式。在一次遗传规律的教学中,由于刚刚接触遗传规律,很多学生掌握的不好,做练习时错了很多,学生都唉声叹气,积极性大减,我把这种情况记录下来,经过思考,决定在较难的知识教学部分,给学生打分时按进步幅度,或给学习小组打分。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并且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提高。现在每当到难点教学时我都这样,效果很好的。

 

2.6 反思学生活动,提高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一堂好的生物课,需要师生合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样能把教学效果推到一个高的水平。例如:上复习课时,我们学校要求使用学案。一般学案都包含基础知识回顾这一栏目,这一栏目主要是让学生填写课本上的、或老师讲过的基础知识。不过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效果不同,同学们的完成程度也就不同。有的同学能很轻松地填完,但也有的同学填的很吃力。因此,这要花费课堂很多时间,通过课后反思,我想到了一个让同桌互对答案的方法,但是实践操作时我发现还是不行。因为两个人都有可能出错,因此反思之后,我决定由六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对答案时,以六人为一组进行。这样不只答案正确,而且疑难点还可通过小组讨论zs都基本解决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效果较好。

 

2.7 反思作业布置,寻求合适的布置方法,提高巩固教学效果

 

一节课上完了,一般需要通过做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作业的布置也很重要。但是生物教学,知识点零碎,选择题较多,而高考中简答题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因此应该多留简答题,但是简答题抄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麻烦事,我通过反思想了这样一个办法:预先在各种材料中把有价值的简答题选择下来,经过裁剪、粘贴复印下来,如果用某题做作业时,就把它裁剪下来,发给学生去做,等老师批改完了,学生再把它们贴在作业本上。这样免了学生抄题的麻烦,也减少了老师批改时,翻作业本的麻烦,还可以把有价值的题集中保留下来,真可谓一举多得。现在我们学校很多班级都用这种方式布置作业。

 

2.8 反思教学设计,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例如:在讲减数分裂时,按大纲要求该节分为两个课时讲授,当时是先讲精子的形成,再讲卵细胞的形成。因为过程相似学生出现了厌烦的情绪。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设计了第二课时这样上:我先让一学生到黑板上写出精子形成的过程。再让学生自学课本让他们找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与精子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然后让另一学生在第一位学生的板书的基础上进行改动,从而使第一课时的板书变成了第二课时的板书,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把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又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节课也受到了听课领导的好评。

 

总而言之,反思,能使我们捕捉教学中的灵感,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大大提高,因此我们要不断进行教学后反思。教学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72453.html

相关阅读:无丝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