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中学英语新课标”在农村中学实施的五因素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涵的先进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由于个地区的差异,新理念在落实过程中的制约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象双桥区内这样基本以面向农村学生为教育主体的学校,这种制约因素将更加明显。

大足县远离重庆市区,其教育水平无法和市区相比。故笔者把本县的中学教育划归农村中学的范围。事实上,本县在落实新课标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制约因素,基本上在广大农村中学的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

近年来国内外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趋势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单一学科教育目标向以全人教育的目标转变;二,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三,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四,单一评价向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转变;五,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转变;六,从教什么向如何教和从学什么向如何学进行转变。故此,笔者以此为观察和思考的蓝本,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本县“中学英语新课标”的具体落实中,估计会遭遇到以下五大因素的制约。可以这样说,这五大制约因素是前述“六个转变”的不彻底所致,抑或根本未曾转变的投影或折射。

一、教师“学”的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来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新课程理念与教师的行为转化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

如何才能符合新课标条件下的老师呢?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诚然,只有成功的英语学习者,才能成为成功的英语教师。而我们这些英语教师虽大都拥有本科毕业证书,但我们扪心自问,又有多少称得上是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充其量不过是做题的先驱。实际上,许多英语教师在没有英语考试(如高考,四、六级考试)的压力下,其答题的准确率也在降低。对于学生方面而言,最大的优势似乎就是拥有标准答案。

不仅如此,有些英语教师本身存在着各种缺陷,如语音不够纯正,发音不够标准,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没有成功学好英语所致。试想,这又怎能跟得上“中学英语新课标”所要求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潮。

二、学生“学”的问题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目的不再是教给学生一些七零八碎的知识,而是教给他们如何学的技能。本县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程度不高不说,还相对比较懒散,特别是男生。加之本县经济发达程度尚未达到可以大量刺激对人才和知识需求的地步,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本县的经济也发展到了可以提供大量浅层次就业机会的地步,更使大多学生乃至家长很有一种读不读书,学不学也无多大现实性妨碍的观念。

懒散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不能长期艰苦的学习,不能坚持长期艰苦的学习就不能进行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过程的缺失,就会导致学生无法体验“如何学”的感受。相应地,也就不能成功地学好英语。兴趣不高,就不会在课堂(更不用说在课外)积极去参加各种形式的话题讨论,从根本否定了英语可以是用来交流和表达这一目标。即使部分学生学有所成,也只不过把英语当作可以升学或可以升入更好学校的一种“形而上”的工具。当目的达到后,这种工具还有什么价值?学不学无所谓的观念,导致了学生不听或不让教师来管束,使新课标凸现的“文化思想教育与语言教学的有机组合”,被束之高阁。

笔者在教学中也曾对从教什么向“如何教和从学什么向如何学进行转变”作过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发现一个班中有近70%的学生处于专家(或特级、优秀教师)设置的教学案例中的“学困生”那个档次。凡是有过类似探索的本县英语教师,大概也有此同感吧!其二,那些案例中规定的每一个片段时间,如果是5分钟,而笔者在仿此操作中用去两个乃至三个5分钟后,有时都难以完成。其三,课堂如果真正运用纯英语输入,一头雾水的学生可能会达到90%以上。这样,又怎样来体现新课程的一个根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是中学各个阶段未很好接轨。如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为了中考,花大力气去注重每一个单词、短语及语法点的细微区别,身陷题海,只好放弃英语作为交流工具这一目的――口语的教学。

三、学英语的功利性所在

英语新课程的第一个转变――单一学科教育目标向以全人教育的目标转变,其潜在的含义就是要摒弃升学教育,向终生教育进行转变。把英语当成一门真正有实用价值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英语和计算机可以说是复合型人才最起码的两个条件。但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讲,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对学生而言,就是为了考上好的高中、大学;对教师及公务员来讲,就是为了晋级、考研。对此,教师不去讲语法,搜寻可能要考的知识点,又能干什么?学生不去学这些被肢解了的知识,又能学什么?

语言是思维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理念的载体。英语也肯定载有英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科技和价值观。学好英语理应是把中西文化交融于一身,从而提高一个人乃至全民族的素质。但英语的教育远未达到这一目的。像“英语不及格,表示你爱国”之类拒绝学习英语的口号在学生中,乃至成年人观念中也比比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拒绝交流,拒绝沟通,这和晚清的闭关锁国,抑或天朝的心态又有何区别。《庄子》中有则寓言,说有一个叫支离疏的人去学屠龙之技,三年后成!可天下又哪来龙可以屠杀呢?还不如那些去学屠狗、屠马、屠猪的。笔者想,今天的中学英语教育及学习和这又有什么两样呢?

四、教材――断裂后的陌生

新教材在理念上体现的不仅是文本,而是教师、学生和更多方(如国家意志、专家思维)的互动和交流的载体。这和国际上兴起的“接受主义”(如研究小说,并不只是研究小说本身,而是包括作者、读者、社会等诸多因素,特别是读者)思潮相一致。由此可见,教材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

新教材在编排体系上,它一改以往大多数教材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赋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知识技能的责任;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真实材料,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教师和学生展现了一幅幅实际的语言学习场景。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载体,全方位互动参与的理念。但我们应当看到,一些材料或教学步骤起点高。尤其是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讲,更高更难。不但学生,就是教师一看也感棘手,进而生出一种畏难的心理。进一步说,教材作为互动交流的载体这一功能不能够很好地得以实现。

就是把英语作为当前最直接的功利(考试)来说,课本中的知识点、语言点在编排上也不尽合理。一是未作要求(或以后要求)的知识点较多超前出现,每个单元需要记忆的单词量大;二是附录中罗列的知识点不够详尽,但考又考得十分详尽,不得不逼迫教师、学生不去购买大量的参考书。三是教材中练习册上的习题过于简单,同样考试不是这样,又逼迫学生不得不去大量做题。这样一来,从学生与教材的交流这个角度看,就显得不那么成功。故笔者认为,新教材中应加入大量,或是学生尽可能想去交流的内容,得以杜绝学生去和各种资料、习题交流的时间。当且仅当学生和新教材交流的时间、机会多了,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维才会潜移默化地在他们身上凸现,才不会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一句空话。可现在的事实是,哪怕是英语成绩较优秀的学生,这种“优”,恐怕不是和教材交流出来的,而是和资料、习题“交流”出来的。一位教育家曾不无感概地说,学校十几年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抵不过一本黄色书籍或武打片在学生的思想上所烙下的印痕深。从中可见,我们的教材不够生动不说,似乎还有些枯燥和陌生。

有本杂志上说,美国的教材编写得比我国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加在一起还要详尽,我们为什么不呢?

五、CAI究竟起了多大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简称CAI)能为学习这提供高质量的视听辅助,十分有利于增进理解,唤起兴趣,强化记忆,加速学习者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

据资料调查显示,在多媒体的滚滚教育改革大潮中,其实际利用率占所有教学模式或手段的2%左右。在本县,这项最先进的技术几乎是在上公开课时才加以利用。本县虽然针对教师计算机进行了培训,但要达到真正掌握还有差距,更谈不上开发、制作课件。即使做了一些浅层次的课件,也不一定有地方上,更不用说可以在教室经常运用此手段了。

 

综上所述,我们在推行新课标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这样写到,“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的一个实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不懈努力,才会成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85228.html

相关阅读:基于第二语言形式习得的过程性语法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