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数学课同台“打擂”求互补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近日,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高二(3)班连着上了两堂“特别”的数学课。第一节是由本校李萍老师用双语上的“身边的数学”,第二节是由一位叫Juho的老外上的“空间向量所成的角”。说“特别”,不仅是双语教学,还在于班上插入了10多名黄头发蓝眼睛的国外高中生。

  可以感受不同教学

  不是说中国中小学生的数学课要难于国外吗?不是说中国青少年的数学要学得比国外孩子更好吗?这场北蔡高中与芬兰卢赛奥中学的教学交流活动,让中外教师同台“打擂”,让学生们感受不同国家的数学课到底是怎么上的,更成了中外数学课的一次直观比较。

  李萍老师上的是一堂高二拓展课,测量东方明珠的高度,从而体会解析几何在生活中的运用。而Juho老师的课,则是在平面向量的基础上引入了立体向量知识,而这个知识在现有的上海版教材中是属于高三理科生所学的内容。可以说,单从难度上来说,中外教师打了个平手。

  其实,对于难度问题,最有发言权的还是学生。课堂上,北蔡学生可能更游刃有余一些,因为平面向量知识对高二学生来说已经学得得心应手,再加入空间概念也算是水到渠成。只不过,老外的教法有些不同,他们往往会把平面知识与三维知识“煮成一锅粥”地端给学生。反观外国高中生,他们对于基础测量知识显然有些陌生,这或许也是与他们解析几何知识本身就学得不扎实有关。

  引进理念,输出经验

  近年来,北蔡高中一直注重教育的国际化,在中芬教育合作与交流上做出了很多探索。用马淑颖校长的话说,国际教育是“引进”,即吸收国外全新的办学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同时,国际教育也是“输出”,即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好的经验介绍给国外师生。

  亲身考察过芬兰高中的傅顺林老师说,印象中那里的高中是不分年级的,比如数学,高中三年里大约要完成120课时共计240个学分,大家都是走班,用不着固定在一个年级里。同样,余浩平老师也发现,芬兰数学教材的编排,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还有利于学生抓住每一章节的重点,而我们的教材则是开门见山式的知识呈现,数学题繁琐、陈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过,真要从教材难度上来分析,中国与欧洲差异并不大,问题出在我们的回家作业太难、太多,比如,芬兰每天只布置一道题,而我们的练习卷有一大堆,根源可能还是中国式的应试教育在作祟吧。”

  来源:新民晚报(上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265472.html

相关阅读:“数学解题教学”贵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