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易错点解析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错点一:“白气”是水蒸气。

  纠错:“冬天呼出‘白气’”、“沸水冒‘白气’,”很多同学认为是水蒸气,这其实是把“汽化”和“液化”两个过程混淆。水蒸气是人类通过肉眼观察不到的分子状态的水形式,所有的“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是人类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液态水形式,把“白气”当作“水蒸气”是把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的过程经验化造成的。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夏天,冰块周围冒“白气”是冰块上的水蒸发造成的。

  B.烧红的铁块放到水中,冒出大量的“白气”是先汽化后液化的结果。

  C.初夏江面上浓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雨滴是液化现象。

  解析:A选项中冰块周围的“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不是汽化现象,因此是不正确的。B选项中烧红的铁块放到水中,使铁块周围的水迅速升温达到沸点后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是正确的。C选项中雾属于“白气”,是液化现象。D选项中小水滴合并成大雨滴是由于分子作用力,不属于物态变化。

  答案:B。

  点评:“白气”是水蒸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积累的错误观念,在学习了物态变化后,同学们要根据所学的知识科学地区分“汽化”和“液化”两个过程,正确解答相关题目。

  错点二:液化只发生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

  纠错:很多同学根据:冬天呼出“白气”、深秋清晨草叶上的露珠等现象,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归纳出“液化”只发生在温度较低环境中的结论是错误的。其实液化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水蒸气接触到比其温度低的物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也就是只要存在“温度差”。其中“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气体形成的,“出汗”现象是水蒸气遇到冷的固体形成。

  例2:小强根据看到的雪糕周围冒“冷气”和热汤碗里冒“热气”,提出以下思考,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相同,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不同,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不同,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相同,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解析:“冷气”和“热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都属于“液化”过程,因此本质是相同的。

  点评:在本题中,不要让“冷气”和“热气”中的相反词导致对物态变化现象的错误判断,我们在解答相关题目时,一定要从基本的物态过程出发,紧抓事物的本质,突出其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摒弃错误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准确实效地解答。

  错点三:液体达到沸点,就会沸腾。

  纠错:液体沸腾是一个过程,即液体温度首先达到沸点,其次要继续向液体不断供热,液体才会出现剧烈的沸腾现象。如果液体温度达到沸点后,供热停止,液体仍然处于平静状态,不会出现沸腾现象,但温度仍是沸点。再就,液体沸腾还受气压的影响,有时液体温度虽然达到“沸点”(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但液面上方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液体的实际沸点已经升高,液体仍旧不会沸腾。

  例3: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 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    )

  A.稍微过一段时间后沸腾;

  B.与锅中的水同时保持沸腾;

  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温度总是低于锅中水温,不会沸腾;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液体达到沸点但不沸腾的实例。当锅内的水受到炉火的加热而达到沸点后,开始剧烈的沸腾过程;可碗内的水受到锅内水的不断传热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内外的水都达到沸点而温度相同停止热传递,碗内的水由于停止供热而不会出现剧烈的沸腾现象。

  点评:“晶体吸热熔化”和“液体吸热沸腾”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都要具备:1.达到熔点和沸点。2.都要继续供热。同学们在遇到此类问题时,一定不要片面的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略了复杂的过程,造成解答上的错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285553.html

相关阅读:物理:重视实验复习 熟悉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