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高一学生刚踏入高中大门,他们对高中阶段到底该如何学习、怎样学习,可以说是肚里没底、心中无数,脑中基本属于空白.而此时,正是需要我们高一教师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认为,我们高一教师不但要给新生传授知识,更要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即不但要教书,更要教方法、教习惯.对于学生的情况,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生活化教学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找到数学的模型和操作的方法.“数学生活化”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一、充分发挥课本中的背景材料应有的作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在每一章的开始都给出了本章内容的背景材料.在每章开始的例题选择上,很多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但有些老师会认为本章内容还没有学习,章前的实际问题还没法解决而忽略这些难得的素材,直接进行教学.最后至多把例题当作一道应用题来解决,这种处理方法包含着许多应试的成分,使例题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数学是高度抽象的学科,但是数学源于现实世界的生产生活.因此我认为正确的方法是学习本章内容之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背景材料,带着疑问学习本章内容,使学习有了目标和意义,不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二、教师要更新观念,使数学生活化教学落到实处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也要经历以下过程: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生活化”与“数学化”的结合,要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生活化情境,尤其是要寻找适合学生的、能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原型的学习材料,避免人工化和虚幻化倾向.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解决学生思想中的问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学生对这样的课才会感兴趣.我们常说数学在生活中,但生活却不全是数学,数学与生活还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生活是感性的、具体的,数学却是理性的、抽象的.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只有在被抽象成数学符号时,才可能被称之为数学.在倡导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今天,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区别.不认识到这种区别,一味把数学生活化,一定程度上会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也会影响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正确认识.为此,我们应当注意防止用“生活味”去完全取代数学课所应该有的“数学味”.

  三、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画出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例如:在教学“棱柱、棱锥、多面体”的时,我布置学生去“寻找”柱体、锥体和多面体,等到收作业的时候,我还是感到意外,学生把身边所能找到的美观的包装盒,都找出来了,形态各异,五颜六色.为此,我们在强调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更应该体现数学味,唯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感.

  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的,但是将它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它就是有趣的、生动的、美丽的,正如数学家杨乐说的:“数学是一种追求真美的艺术”.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论文中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287746.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合理运用 “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