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初中数学是一部分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也是绝大部分学生最讨厌的学科,他们对数学存在着畏惧心理。在课堂上,他们沉默寡言,提心吊胆,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被老师抽到时,面色通红,讲话急急巴巴,答非所问,甚至于双腿发抖。在课外,对作业无从下手,只能瞎编乱造,或者一抄了事,或者干脆不做。在考试时满脑子的是“不会做,不会做,不会做……”,连平时会做的题目也做不出来了。由于恐惧心理,使他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产生了厌学情绪,个别同学性格变得孤僻,脾气变的暴躁,认为自己得前途一片黑暗。下面就我在教学中恐惧心理的排除对策跟大家进行探讨:

  一、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是消除恐惧心理的前提

  对数学有畏惧心理的学生,其自尊心都很脆弱,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但又有怕遭冷落的心理。因而教师与学生相处避免说出“我吃的盐比你们吃的饭多,走过的路比你们过的桥多。”在他们面前循循善诱坚持进行洗脑,到了课堂上更是气势汹汹,要求不准讲话、不准搞小动作、不准上厕所、不准……把学生禁锢得像个木偶,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更不敢在课堂上提出什么问题来,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眉飞色舞的舞台,唱独角戏学生们都在下面恹恹欲睡。久而久之教师才会发现自己的教学方式与之恰恰背道而驰,学生怕上数学课,怕这位老师,教师也会失去信心,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当然后果就不言而喻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是消除恐惧心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心理上的障碍前提。

  二、利用鼓励和表扬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教学中,常听到学生说:“我怕老师提问时点到我的名字,讲错了难为情,同学会看不起自己。”产生这种想法的结果是产生差错根源。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恐惧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差错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为产生了差错,学生才会去分析差错的原因,去避免差错,失败是成功之母。如在一次课堂上教学生如何解方程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我便问:小敏你会解这个方程吗?x+1=2,她马上回答解是x=3,还没等老师开口,其他同学是哄堂大笑,大叫两边应减1,这位同学满脸通红,低下了头。老师马上站到小敏一边,说她回答的很对,3不是这一方程的解,只是比解多了2,她的直接观察法,给了我们方程的另一种解法。学生解错了,非但没受到批评,反而受到了表扬,这位学生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学习信心和兴趣大增,后来的数学课上发言变的十分积极了。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随时悉心关注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机会让他们把烦恼和困惑宣泄出来,与他们一起面对面以朋友的身份互相交流探讨,达到心理上的彼此认同、信任,心理上的共鸣,同时满足他们被理解和被尊重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用平等、尊重、信任和宽容的态度去看待他们,允许他们学习上出现反复。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消除其自卑和恐惧的心理。

  三、利用生活实例加强认识消除恐惧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学生的身边出发,把知识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在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数学,体验活动过程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如学习函数时可举如下例子:中国联通130网卡有两种:(1)联通卡收费标准是:月租费用18元,每月来电显示费3元,本地通话费用每分钟0.20元。(2)用“如意通”储蓄卡,收费标准是:本地通话费用每分钟0.4元,月租费、来电显示费全免。假设:每月通话时间均为x分钟,试比较他们每月缴纳话费为y元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用贴近生活的具体实例来引发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这样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更精确。又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材创设电影院的情境。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此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先看第几排再看第几号,这是每一位同学都很熟悉的,即使平时考试成绩很差的同学也不陌生,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此时教师作适当的鼓励,学生的热情就更高了。并顺势引出,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和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从而导出新知识,如果将”8排3号“简记作(8,3),那么”3排8号“如何表示呢?(5,6)表示什么含义呢?这样的引入学生学起来不容易混淆,这样用不着教师费心的讲解了,只需作适当引导,归纳就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四、以数学特有的美消除恐惧心理

  数学是一门很美的艺术。而数学之美来源于数学思想与实际道理的有机结合,但它又高于生活。数学美包括有:简洁美、对称美、多样统一美、和谐美、逻辑美、数学内容美等。许多中学生对数学觉得数学很深奥、很美,几何证明很神秘,数学运算很有趣。每当解决一道难题,心中的喜悦便会油燃而生。不言而喻,学数学应遵循一种良性的互动模式,每当遇到精僻的解法,一种数学的美感便会自然产生。所以,要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就有必要将数学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数学的特点。教师必须善于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将教材中美育因素融化在教案之中,创造出最佳的教学境界,使学生领略到数学中特有的美的风采,激发学生学习的无穷乐趣和欲望。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关爱和尊重,多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帮助学生卸下不必要的包袱,高高兴兴学数学,轻轻松松学数学,就能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心理素质。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徐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317699.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知识点: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