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说明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有的各种密码中,没有哪种是解不开的。现在常用的标准加密方式是用一串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比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有的各种密码中,没有哪种是解不开的。现在常用的标准加密方式是用一串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比如,用数字串“5
、1
、19
20
来加密英文单词“east
”(四个数字分别表示单词中四个字母在英文字母表中的位置)。这种加密方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从数学上来讲,只要掌握了恰当的方法,任何密码都是可以被破译的。更糟糕的是,这种密码在被窃听破解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合法用户无法察觉,还会继续使用同一个地址储存重要信息,损失就会更大。

就是最安全的公钥密码系统,一旦遇上量子计算机,也形同虚设。须臾之间量子计算机便能破译这种密钥。要是用量子密钥来加密信息,那就连量子计算机也只能望“密”兴叹了。量子密码术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加密方法,是密码编制人员追求的最高境界。主要是利用两种不同状态的快速光脉冲(光子)以无法破译的密码来传输信息。任何想测算和破译密钥的人,都会改变量子状态而得到无意义的信息,而信息合法接受者也可以从量子态的改变而知道钥曾被截获过。单量子态有两个特殊的脾气,使它能“守口如瓶”:一是根据量子不可克隆原理,求知的量子态不能被精确复制,所以人们不能像复制钥匙一样复制量子态;二是由于量子不确定性原理,任何试图对它“不轨”的举动,都会毁坏套在信息上的量子密钥“信封”,使盗贼自暴形迹。从理论上来说,用量子密码加密的通信不可能被窃取,安全程度极高。

假设黑客入侵网络,黑客必须用一个特殊的接收设施从一连串的量子中“吸”出一个来获取信息,但这样一来,发出量子密码的一方立即就会发现量子流中出现了空格。为了避免被发现,一般黑客会再发射一个量子来填补这个空格。但是,由于“量子密码”是采用量子的极化方式(波的运动方向)来编排密码的,而根据量子学原理,要同时检测出量子的4
种极化方式,几乎毫无可能。黑客填被进去的量子只能根据自己的猜测随便发射的——这样,这个“不合群”的量子很快就会被发现,从而防止信息被窃取。

华东师大研制的量子保密通信样机由一对身1.2
的“情侣”组成:发送信息的叫“爱丽斯”,接受信息的叫“鲍勃”。且看这对“情侣”如何使用量子密钥互通“保密情书”。首先,爱丽斯发出一串单光子的脉冲序列。通过长达50
千米的光纤,鲍勃接收到了这串“爱的信号”。然后,根据量子们的完整情况,鲍勃会判断是否有“第三者”想“插足”。如果一切正常,这对“情侣”就同时获得一串密钥。现在,爱丽斯用量子密钥把情书“上锁”,通过公共信道发送给鲍勃。量子密钥采用完全无章可循的真随机数,而且密钥长度等于书信长度。这串密钥就像魔术师一样,对情书施展障眼术,使得它在旁人看来只是一群纷乱的麻点。当鲍勃用密钥打开“量子锁”,情书内容才真相大白——原来是爱丽斯的玉照!在密钥的传输过程中,任何对密钥的偷窥和复制都会被鲍勃识破。而且为确保安全,这串密钥在新的情书传递中将不再被使用,故而量子密钥也称为“一次性便笺”密钥。
8
.下列对

量子密码术

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主要利用两种不同状态的快速光脉冲传输信息,是与标准机密的方式不同的加密方法
B
.是根据量子学原理,采用量子的极化方式来编排密码的加密方法。
C
.是利用单量子态不能被复制以及确定性原理而采用的密码加密方法。
D
.是黑客几乎无法破译并且一旦入侵就会自动发现的加密方法。
9
.下列对

量子密钥也称为

一次性便笺

密钥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
.和一般加密系统相比,量子密钥在被偷窥和复制时,会留下痕迹,从而能被接受信息者识破。
B
.对于某个文件来说,它的量子密钥只能打开它的

量子锁

,其他的文件还得有另外的量子密钥。
C
.先发出一串单光子的脉冲序列,获得量子密钥,再加密传输文件,是为了确保文件不被窃取。
D
.量子密钥采用完全无章可循的真随机数,对文件施展障眼术,

第三者

根本无法

插足


10
.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用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从数学上来讲,任何密码都是可以被破译的,而且还不会留下痕迹,用户无法察觉。
B
.量子计算机能破译公钥密码系统,但不能破译量子密码,因为量子密码本身就不可能被破译。
C
.黑客必须用一个特殊的接收设施来获取信息,但这样一来量子流中就会出现空格,所以黑客要精确计算,补进一个合群的量子,但还是不可能破对密码。
D
.华东师大的研究表明,量子保密比一般加密要复杂,特别是密钥长度等于书信长度,这会让信息接受者也可能无法接受信息。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

B
(解说概念的本质特征。)
9

D
(可以

插足

。)
10

B

A
项,少前提

只要掌握了恰当方法


C
项,

所以

后的结论不可能成立;
D
项,

让信息接受者也可能无法接受信息

此说法文中没有提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376758.html

相关阅读:《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阅读答案
《中国建筑特征》阅读
《“食砷”细菌颠覆了什么》阅读答案
《3D打印产业的现状及发展》阅读
“辛庄遗址”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