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李谔,字士恢》阅读答案及翻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18 分)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博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隋文帝有奇表,深自结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
题。(18
分)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博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隋文帝有奇表,深自结纳。及帝为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帝纳之。
  上谓群臣曰:“
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朕遂决意在内。今此事业,谔之力也。”
赐物二千段。
  谔见礼教凋弊,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乃上书曰:“
臣闻追远慎终,人德归厚,三无改,方称为孝。如闻大臣之内,有父祖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引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此,实损风化。妾虽微贱,亲承衣履,服斩三,古今通式。岂容遽褫衰?,强傅铅华,泣辞灵几之前,送付他人之室?凡在见者,犹致伤心,况乎人子,能堪斯忍!复有朝廷重臣,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务,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
上览而嘉之。
谔又以时文体尚轻薄,流宕忘反,上书曰:臣闻古先哲王之化人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五教六行,为训人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证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
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浮词,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持,志道依仁,不得引预?
?绅,参厕‚
缨冕。开皇四,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推罪。自是公卿大臣感知正道,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
注释:①
引预:引荐。②
参厕:参与;置身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学解属文    属:写作 B.
流宕忘反      反:返回
C.
何能赞务     赞:赞扬 D.
自非怀经抱质    自非:如果不是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今此事业,谔之力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
朝闻其死围之不继, 吾其还也
C.
谔又以时文体尚轻薄 樊哙侧其盾以撞  
D.
子孙辄嫁卖之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谔在隋文帝登基前已看出他有帝皇的志向,而文帝做丞相时也很看重李谔,他们之间结下了很深的交情。
B.
文帝即位后,
李谔多次上书反对当时浮华艳丽的文风,文帝或“
纳之”
或“
览而嘉之”
都能从谏如流。
C.
李谔认为文风不正起自曹魏三祖,他们撰写文章崇尚文词优美华丽,下面纷纷起而仿效,遂成一种社会风尚。到了江东齐、梁朝,这种文风的危害达到了极点。
D.
隋文帝为了端正文风,诏令天下公私文书都要写得符合实际情况,并处分了一位因奏表写得浮华艳丽的刺史,引起在朝官员极大的震动。
1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
)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3
分)
(2
)自是公卿大臣感知正道,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3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

赞:辅佐
12.

(A两个“
也”
都表判断语气;B前“
其”
作第三人称代词“
他”
,后“
其”
祈使语气,相当于"
还是"
;C前“
以”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
因为"
,后“
以”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
来"
;D前“
之”
第三人称代词,“
她们”
,后“
之”
指示代词,:“
这,此”
。)
13.

(李谔上书多次,但每次上书的内容不相同,不都是反对当时浮华艳丽的文风,而“
帝纳之”
是对他的上《重谷论》;“
上览而嘉之”
是对他的为“
礼教凋弊”
上书。)
14.
(1
)(曹魏三祖)忽略治理万民的大道,喜好雕琢词句的小技。(补出主语1分,解释“
忽”“
好”
1分,“
雕虫小技”
1分)
(2
)从此公卿大臣感觉到(圣人学说)是正道,没有人不深入钻研古籍经典,彻底抛弃奢浮华丽的文风。(莫1
分,钻仰坟集1
分,华绮1
分,大意1
分)
【文言参考译文】:
附 文言文参考翻译: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好学,知道作文章。仕北齐为中书舍人,有口才,常常接待陈国使者。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后,拜授他为天官都上士。李谔见隋高祖有奇异面貌,于是深深与之结交。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很亲近他,问他为政的得失。那时战争连,国库空虚,李谔上《重谷论》,以讽劝高祖,高祖全然采纳。
高祖对群臣说:“
我过去当大司马时,常求放外任。李谔陈述十二策,苦劝我不要到外地任职,我于是决意在朝内作官。如今这番事业,是李谔出的力啊。”
赐他缣丝二千段。
李谔见礼教凋敝,公卿刚死,其爱妾、侍婢,就被子孙嫁掉、卖掉,于是形成了风俗。李谔上书说:“
我听说,追念远逝的人,善始善终,民德才能归于忠厚;三之丧无改,才称为孝顺。我听说朝中大臣,有父亲祖父去世,日月还不久,其子孙为无赖之徒,就瓜分他们的的女妓爱妾,嫁了、卖了,以取钱财。  即使只有一个事例在如今,就实在有损风化。爱妾虽然微贱,但亲自承接先人的衣服和鞋子,为之服丧三,这是古今的通例。岂能容忍急急脱下丧服,强迫施上粉黛,让她们在先人的灵牌前哭泣告辞,送到他人的房里去?凡是看到的旁人,尚且伤心,何况还是人子,怎能如此忍心?又有朝廷大臣,位高爵重,他们之间平生交好,情如兄弟。但到朋友死后,却把朋友当作路人,早晨听到朋友死了,傍晚就劝朋友的爱妾改嫁,方便时甚至自己去求聘,以得到他人爱妾为目的,毫无廉耻之心,抛弃朋友的情义。而且,治家之法,可拿到官府上,既不能正家,又怎能有助于治国?”
皇上看了表章,很赞赏。
李谔又因写作文章的人,崇尚轻薄,转相师法仿效,流宕他途而忘记返回正道,于是上书道:我听说,古代的先贤圣哲教化人民,必须改变他们的视听,防备他们的嗜好欲望,堵住他们的邪恶放肆的心,显示他们以淳朴平和的道路。五教六行,是训导人民的根本;《诗》、《书》、《礼》、《易》,是崇尚道义的门径。所以能够恢复孝顺慈爱,让人人都知道礼让,调正民风民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凡有上书献赋,写诔文刻铭文的,都是用来褒扬功德,赞扬贤能,注明功勋,证明大理。如非惩恶扬善,于道义上,不让白写白刻这些东西。到了后代,风俗教化逐渐差了。曹魏的三祖,更是崇尚文辞,忽视治国大道,喜好雕虫小技。下面跟从上头,就如影之随形,响之从声,竞比文采,于是成了风俗。江东的齐、梁二朝,其弊病就更重,无论贵贼贤愚,只求吟诗咏词,竞比一韵之奇,争比一字之巧。
当大隋王朝承受天命之后,圣人之道很快(开始)振兴,屏退贬黜轻浮(之风),大力阻止华丽虚伪(之习)。假如不是心怀经典,怀抱朴质,志存于道,心依于仁(的人),(就)不能引荐入仕途。开皇四,广泛地诏示天下,官府的、私人的文章书信,都应该是符合实际的记载。这一的九月,泗州刺史所写的公文表章华美艳丽,被送到有关的部门问罪。自此以后,公卿大臣都感觉道了(文章的)正路,没有谁不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彻底抛弃华丽绮艳(的文风),选择先王的完美典籍,在当今之世倡行大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396666.html

相关阅读:徐光启《甘薯疏序》阅读答案
“沈法兴,湖州武康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天祥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
《洧南居士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唐子畏墓志并铭》阅读答案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