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杏花》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杏 花 安 海 ( 1 )杏树是我国古老树种之一,北方居多,南方也不稀有。因而,杏花作为一种意象而多次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北宋王安石的《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 杏

安 海
(1
)杏树是我国古老树种之一,北方居多,南方也不稀有。因而,杏花作为一种意象而多次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北宋王安石的《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南宋陆游的名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以及宋朝志南和尚的名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境都很美。但我感觉大都写的是南方的杏花。花虽都是一样的花,但意趣却终究是不同的。南方的杏花能以枝来卖,说精巧、纤弱、柔媚应该都是不为过的,这也是与南方温润气候相关的,这种美是与北方杏花的美完全不同的。北方杏花的美以一个“
壮观”
统领着,说妩媚有一点儿,但绝不纤弱。我想,如果诗人们面对北方的万亩杏花,会做如何的感想呢?
(2
)杏花是造物主献给北中国灿烂春天的一份礼物。杏花开了,开在北方春寒料峭的时节里,她应该是花色贫瘠的北方春天里第一枝灿烂的花朵,因此给她贯之以“
造物主献给北中国春天的礼物”
并不为过。花开时节,这些满山满园壮观的美色不仅有蜂蝶欣赏,也正在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像蜂蝶一样跑来欣赏。他们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春天一到便迫不及待地跑到乡下,亲近泥土,续接地气。聪明的地方领导也便适时地迎合着城里人的这种寻春行为,“
杏花节”
便这样诞生了。城里的赏花者盯着满田野的杏林花海,举办者则盯着城里人的腰包。杏花则什么都没盯着,她只是兀自开放着,迎接着扑向她们的蜂蝶。
(3
)过不了多久,你如果留心一下,会在某些场合,看到一些城里人吟咏杏花的文字,或柔媚,或雄壮,或平和,或激荡。这些文字其实流通的范围很小很小,根本抵达不了开满杏花的乡村;流通的时间也很短很短,在文字的海洋中转眼就沉了底,顶多做为一种浮力,托举着那些流传了千古的经典文字。你如果再留心一下,还会发现,在杏乡的某些公文里,会罗列着“
杏花节”
的种种成绩:有多少城里人外地人来此参观,那些城里人喝掉了多少矿泉水,吃了多少当地的小吃,带动了多少当地的经济指标……
杏花依然不管这些,她们只管自己开放着,她们知道自己前面的路有多长。花开有期,在那些城里人走了没多久,万亩杏园就已经是落英缤纷、蕾生叶长了。
(4
)和众多的赏花者一样,我也曾是家乡杏花的欣赏者。每的春天,我和家人一起徜徉在杏花带来的春色中。至今我的相册里还保存着众多与杏花相伴的瞬间。但现在我却感到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我们只是蛊惑于杏花的美色,沉迷于杏花的芬芳,感叹于杏花的壮观,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杏花。
(5
)那一到有名的杏乡观看了万亩杏林花海之后,一场冰雪忽然于夜间降临,覆盖了家乡的广袤田野,冰冻了杏花的一场春梦。我回到家乡的老村后,看到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而流露出来一种深深的无奈,那是一种欲哭无泪的表情。这表情深深地刺痛了我,那一刻,我忽然感到了自己的浅薄,感到了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事实上,这众多的杏树正是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种植出来的,如果说杏花是北中国春天使者的话,那么这使者也是乡亲们派遣的。种植杏树,从育苗、植苗,到锄草、裁剪、驱虫,哪一步没有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呢?
(6
)而做为杏花本身来讲,它是杏树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实际上就是杏树的繁殖器官,它的美色和芬芳其实是专为蜂蝶而释放的,它是杏树通往杏果的一条生命的必经之路。我们许多人只是垂涎于杏花的美色,往往忽略了杏树的生命存在,就像我们过多关注于人的漂亮颜面而忽略了她们本身一样。而只有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杏树的美,他们非常清楚,杏花美只是杏树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月的杏花美只是杏树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流露出的美的一角而已,是杏树在春天丢给人们的点点希望罢了。杏树的大美在七月流火的季节,缀满红杏的杏树表露出来的美才是一种成熟的美、完满的美。因此,乡亲们才会在面对杏花时,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他们会将杏花的花事常挂在口头嘴边,挂在街头巷议,挂在地角旮旯。他们会说“
今空花少、实花多,杏树能丰收”
,会说“
今空花多、实花少,是树太瘦了”
,会说“
去杏结得太多,今该休枝了”
,会说“
可不要再下冷雨了,不然杏花该冻了”……
说这些话时,好像面对的不是杏花、不是杏树,而是他们精心哺育的孩子,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为父为母者对子女的无边的牵挂。这种深邃诚挚的情思,是众多的赏花者难以企及的。
(选自《散文百家》
第12
期,有删改)
11.
首段引用三位诗人的诗句,有何好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
、强调了南国杏花的精巧、纤弱、柔媚之美;
B
、强调了南国杏花美远胜北国杏花之美,但二者各有千秋。
C
、引用诗句激活了人们心中关于杏花的审美情绪,表明南国的杏花比北国的杏花更值得赞美,
D
、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说明了不论是哪个朝代,哪个地域的人,对杏花都有同样的喜爱之情。
E
、为下文突出北国杏花的壮观美作了反面的铺垫。
12
.请简要说出第(4
)段最后一句“但现在我却感到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我们只是蛊惑于杏花的美色,沉迷于杏花的芬芳,感叹于杏花的壮观,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杏花”的作用。(6
分)
13
.文中(5
)(6
)两处写到“
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
,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理由。(6
分)
14
.文章通过抒写杏花节赏花、杏花知音等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
、AE
(答对一个得3
分,两个全对得5
分)
12.
说明了我们只是在欣赏杏花的色、香、势,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3
分)为下文写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做了足够铺垫,突出了乡亲们才是了解杏花、懂得杏树生命的人。(3
分)(共6
分。意思对即可)
13. ①
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流露出无奈、欲哭无泪的表情。②
种植杏树,每一步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③
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整个杏树的美。④
乡亲们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⑤
乡亲们谈论杏花的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父母对子女的无边牵挂之情。(共6
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14
.①
颂扬了乡亲们对杏花、杏树真挚的关爱和欣赏之情;(3
分)②
暗讽了吟咏杏花文字的城里人和追求“
杏花节”
种种成绩的官员,他们也只是在利用杏花,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已;(3
分)③
外行者只欣赏外在美是肤浅的,创造美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呵护美、欣赏美的人。(2
分)(意思对即可,共8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13753.html

相关阅读:《惜别樱桃园 童道明》阅读答案
铁凝《阅读是有“重量”的》阅读答案
《寂静的春天》阅读答案
朱以撒《清唱》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清粥》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