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文化交流中,我们欠缺什么》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文化交流中,我们欠缺什么 盛宁 国内常听说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这样一种说法。这应该是指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独特性、与其他文化的差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文化交流中,我们欠缺什么
盛宁
国内常听说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这样一种说法。这应该是指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独特性、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上,倘若雷同,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存在价值。
然而,当我们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差异性之后,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认为只要是

民族的

,就一定是

世界的



那恐怕又陷入了另一种片面性,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缺乏一种深层次的、辩证的思考。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人之所以能够彼此理解,相互沟通,不同文化之所以能够交流,是因为在至高的精神层面上存在着某种普世共通的精神价值。这种普世性的精神价值,是站在文化接受方的立场、为接受方所认可的那种带有普世性的精神价值。
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谈及他亲历
2001
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和
2005
日本爱知世博会的感受。汉诺威世博会开幕前,根据当地的民意测验,中国馆在

最想去看的馆

一项中排在第二位。然而,那次世博会上的中国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等。结果,所有排队进来的外国观众,几乎很少有人在馆内的某一个角落停下脚步,都只是用了几分钟时间匆匆走过,就直奔出口。而在
2005
日本爱知世博会上,中国馆显然也做出了努力,但在宣传理念上还是没有太大的改观。当时,世博会的大门口有一个电脑屏幕,上面标示出此时此刻到哪一个国家馆需要在门口等候多少时间,那块屏幕成了各国文化魅力的一块比赛牌,譬如,法国三小时,韩国三个半小时,日本四小时,而中国馆的门口却基本不需要等候。
余秋雨说,这两次世博会上的窘境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的几个重大弊病:(
1
)找不到一个真正能吸引人的中华文化的象征图像;(
2
)几乎不知道当代国际间的高层审美趋向;(
3
)国家文化窗口的设计变成了某政府部门下属的一个行政行为,越是层层审查就越是平庸刻板;(
4
)盲目高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魅力,以为四大发明、出土文物等会让各国观众停步仰望。所以,我们与德国馆相比,缺少了智慧的巧思;与法国馆相比,缺少了自嘲的幽默;与日本馆相比,缺少了面对未来的创新;与韩国相比,缺少通俗的亲切和美丽
……
这诸多的

欠缺

合在一起,反映了我们在认识上缺乏一种文化的自觉,这就是忽略了文化在至高的精神层面上,是一种人类共通的普世价值,结果有意无意地将民族价值置于人类普世价值之上,造成了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障碍。
(节选自《书摘》


12
期,有删改)
10
、从文本上看,下列不能体现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说法的一项是(

)(
3
分)

A.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独特性、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上,倘若雷同,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存在价值。

B.因为在至高的精神层面上存在着某种普世共通的精神价值,所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人能够彼此理解,相互沟通。

C.
2001
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展出的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等。

D.世博会德国馆所体现的巧思、法国馆所体现的幽默、日本馆所体现的创新、韩国馆所体现的通俗的亲切和美丽
……
1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汉诺威世博会期间,观众

排队

进中国馆,说明对中国馆有期待;

匆匆走过

说明他们对中国馆的展出内容不认同。

B.虽然也做出努力,但因在宣传理念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日本爱知世博会期间,外国观众对中国馆一点也不感兴趣。

C.余秋雨认为,政府部门层层审查的行政行为导致的文化窗口设计的平庸刻板是造成两次世博会出现窘境的原因之一。

D.余秋雨认为,盲目高估四大发明、出土文物等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魅力,是造成两次世博会出现窘境的原因之一。
12
、在对文化价值的认识上,作者不完全认同

只要是

民族的

,就一定是

世界的
’”
这种观点,从文本中看,原因是什么?(
3
分)


参考答案:

10
、C。从文本上看,汉诺威世博会期间,观众对中国馆展出的内容兴趣不大,这说明我们自认为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

象征图像

并不为观众所接受。

11
、B。错在

一点也不感兴趣

,从文本中的

中国馆的门口却基本不需要等候

看,还是有部分观众对中国馆有兴趣的。

12
、因为

民族的

文化价值要想成为

世界的

文化价值,不单纯看它是否具有

民族的

独特性和差异性,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能够为

世界

所认可的带有普世性的精神价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32654.html

相关阅读:“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阅读答案
《对悲剧的深沉纪念》阅读答案
《家学》阅读答案
《红歌会:时代精神的彰显与期待》阅读答案
《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