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诗(文学)和画的分界(节选)》阅读答案及解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诗 ( 文学 ) 和画的分界(节选) ① 苏东坡论王维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日: 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也。 诗(
文学)
和画的分界(节选)

苏东坡论王维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日:‘
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也。或日:‘
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这确是一首“
诗中有画”
的诗。“
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
,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假使刻舟求剑似的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这位补诗的人也正是从王维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两句诗来补足它。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地暗示这感觉和意味。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正是“
诗中之诗”
,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
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这“
诗”
和“
画”
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

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
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

但是王安石《明妃曲》诗云:“
意态由来画不成。”
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那画不出的“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达·
芬奇用了四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像里追寻旧影了。 达·
芬奇在这画像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成了诗。谜样的微笑,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感觉这双妙目巧笑,深远如海,味之不尽,天才真是无所不可。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能泯灭的,也是不应该泯灭的,各有各的特殊表现力和表现领域。

诗里所咏的光是可以先后活跃的,但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来,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而诗像《初日》里虽然境界华美。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上那样光彩耀目,直射眼帘。

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
艺术意境”

16.
联系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文中诗与画有什么关系。(6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概括理解的能力。
【答案】诗中可以有画,但诗不全是画;好的画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诗,好的诗具有画所写的形态;画和诗是有分界的,各有各的特殊表现力和表现领域,不能相代;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就要先分析文章思路,分好层次,找到每一层对应的点,文章1
、2
自然段用苏轼评价王维的一段话“
诗中有画,但诗不全是画”
;接着引用宋朝文人晁以道证明诗画的离合同异,文章最后明确提出诗画是有界限的是不能替代的。
17.
联系文章分析第六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6
分)
【命题意图】考查重要文段作用题
【答案】举例,用光可以在诗中先后活跃,在画中只能用空间暗示先后活跃的变化的例子(2
分)
和下文诗的境界华美却赶不上油画光彩夺目的例子构成对比(2
分)证明了诗与画是有区别的,有各自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各自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2
分),有说服力。
【解题思路】大体可以从内容、结构、表达三个方面来考虑。内容上主要是赏析文字写了什么,可以表达什么样的观点。结构上关注和上下文的关系,表达上看看是何种论证方法。
18.
请分析本文第五段的行文思路。(6
分)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答案】先由王安石“
意态由来画不成”
引出美人的意态难画,但可以通过诗来呈现的观点;接着举达·
芬奇《蒙娜丽莎》的例子来证明诗的意境是千古如新,最后写虽然达·
芬奇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但画和诗的分界是不能泯灭的。
【解题思路】主要先从所提供的句子或段落本身入手,找出其提供的信息,然后从结构、内容、主旨、语言等方面找出与之契合的地方,从而证明作者巧妙的匠心。分析全段发现作者主要就是为了引出画和诗的分界是不能泯灭的的观点。
1.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很多诗是难以在画面上画出来的,如“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二句。
B.
晁以道认为“
画写物外形,诗传画外意”
,证明诗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C.
作者认为,诗画其实是相互交辉,意境丰满,各不相下,各有千秋的。
D.
文章在分析诗和画的分界中,引领我们寻找对美的发现与感悟,学会艺术欣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级。
【答案】B
[
解析]B
项中,“
诗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中“
截然不同”
不对,晁以道这句话也不是证明这个观点,他是为了是论述诗画的离合异同。
2.
联系文章分析第六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6
分)
【命题意图】考查重要文段作用题
【答案】举例,用光可以在诗中先后活跃,在画中只能用空间暗示先后活跃的变化的例子(2
分)
和下文诗的境界华美却赶不上油画光彩夺目的例子构成对比(2
分)证明了诗与画是有区别的,有各自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各自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2
分),有说服力。
【解题思路】大体可以从内容、结构、表达三个方面来考虑。内容上主要是赏析文字写了什么,可以表达什么样的观点。结构上关注和上下文的关系,表达上看看是何种论证方法。
3.
请分析本文第五段的行文思路。(6
分)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答案】先由王安石“
意态由来画不成”
引出美人的意态难画,但可以通过诗来呈现的观点;接着举达·
芬奇《蒙娜丽莎》的例子来证明诗的意境是千古如新,最后写虽然达·
芬奇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但画和诗的分界是不能泯灭的。
【解题思路】主要先从所提供的句子或段落本身入手,找出其提供的信息,然后从结构、内容、主旨、语言等方面找出与之契合的地方,从而证明作者巧妙的匠心。分析全段发现作者主要就是为了引出画和诗的分界是不能泯灭的的观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54399.html

相关阅读:刘献君《知识经济呼唤加强人文教育》阅读答案
《被废黜的国王》阅读答案
《文化产业》阅读答案
“海上丝绸之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不可无“我” 钱谷融》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