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老人与树 刘国芳》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小说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老人与树 刘国芳 有时候看一棵树,觉得,那树像一个人。 有一棵柿子树,就像一个人。 柿子树像一个老人。 柿子树的皮肤是褐黑色的,枝丫是弯曲的,柿子树给人的感觉粗而斑驳, 老人与树
刘国芳
有时候看一棵树,觉得,那树像一个人。
有一棵柿子树,就像一个人。
柿子树像一个老人。
柿子树的皮肤是褐黑色的,枝丫是弯曲的,柿子树给人的感觉粗而斑驳,像一个老人皱皱巴巴的脸;或者,一个老人皱皱巴巴的脸像斑斑驳驳的柿子树。柿子树在旷野里一站,就站出一树的沧桑。这也像一个老人,老人历尽岁月的磨难,脸上写满了沧桑。
老人住在离柿子树不远的地方,老人出门,总要从柿子树跟前走过。老人真的把柿子树当成一个人了,见了柿子树,老人总说:“
你也老了!”
老人不仅跟柿子树说这句话,柿子结果的时候,老人说:“
你还能结果呀。”
柿子熟了的时候,老人说:“
柿子熟了。”
柿子落了的时候,老人说:“
你身上没有柿子了。”
柿子树听了老人的话。一般不作声,但柿子树会把枝叶摇响,那是柿子树的笑声。
有时候,柿子树也觉得自己像个人。
有一个女人,牵着一个孩子从树下走过,那是柿子熟透了的时候,孩子见了满树的柿子,就跟女人说:“
妈妈,摘柿子给我吃。”
女人说:“
别人的柿子树,怎么能摘?”
柿子树听懂了他们的话,柿子树摇摇身子,把两个熟透了的柿子摇落在地。孩子见了,欢天喜地捡起来吃,还说:“
妈妈,这柿子真甜。”
柿子树也听懂了这话,它又摇了摇枝叶,仍笑。
有几个孩子,在柿子熟了的时候爬上树去摘柿子。一直往高处爬,但后来孩子一脚踩空,从树上往下跌。
柿子树伸出的枝丫托住了孩子。孩子没有掉下去,就说:“
幸亏这根枝丫。”
柿子树在心里说:“
是我用手托住了你。”
有调皮的孩子,总拉着或扯着柿子树的枝丫,要把柿子树的枝丫折断。但这些孩子往往折不断。孩子折不断,就说:“
怎么折不断呀。”
柿子树在心里说:“
我怎么会让你把我的手折断呢?”
一天老人要出远门,老人走到柿子树下时,站了下来,然后老人跟柿子树说:“
还是你好,可以站在这里不动,我老了,走不动了,真想像你这样站着不动。”
柿子树在心里跟老人说:“
我其实想走,不但想走,还想飞哩,不然,我为什么要一个劲地往上长,但我飞不起来,我的根拉着我。”
老人好像听到了柿子树的声音,老人说:“
不走更好,不像我们,走来走去还不是为了生计,我们人类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名驱,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不同,你一直站在这里。任何事情也诱惑不了你,要是我们人类能像你这样淡泊就好了。”
老人说着,走了。
但老人回来后,却发现柿子树被人砍了。老人失声大叫起来,老人说:“
谁砍了你呢?他们为什么要砍了你?”
柿子树在心里说:“
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砍我?也许是嫌我老了。”
柿子树又说:“
我真不想让人砍呀,我还能结果,结很多很多的果。”
柿子树还说:“
可惜我不能走,我要是能走。他们就砍不到我了。”
说着,柿子树流泪了。
老人眨眨眼,也流泪了。
(1
)下面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
.小说中,柿子树有两重象征意义,一是象征善良的人,二是象征容易遭到人们破坏的美好的事物。
B
.小说使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柿子树人的动作、语言、心理,柿子树跟老人聊天,帮小孩摇柿子。读起来都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C
.老人喜欢与柿子树对话,老人与柿子树就好像两个同生共死、相依为命的老人,他们相互了解,相互帮助。
D
.最后一段,老人“
眨眨眼,也流泪了”
。老人流泪完全是因为心爱的柿子树被砍,自己失去了一个朋友,所以十分悲伤。
E
.这篇小说构思精巧,语言精炼。作者直抒胸臆,避免含蓄。在简简单单的事件和平平淡淡的对话中,自有一种感人肺腑的美感。
(2
)小说开头反复说柿子树和老人很相似,他们的相似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分条概括。(6
分)
(3
)这篇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指出有哪些对比之处。(6
分)
(4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人认为是“
美好的事物遭到人们的破坏,令人惋惜”
,有人认为是“
作者通过柿子树折射老人对人生世事的一种感伤”
,你同意哪一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
.(25
分)
(1
)AB
(答A
给3
分,答B
给2
分,答D
给1
分。C.“
相依为命”
于文无据。D
项除了选项中的原因,还有老人对自己的感伤。E
项“
直抒胸臆,避免含蓄”
不正确。)
(2
)①
柿子树斑驳的皮肤像老人皱皱巴巴的脸。②
树干的沧桑像老人历经岁月的磨难。③
都很善良,柿子树帮小孩摇柿子;老人为柿子树被砍而流泪。④
都很无奈,老人为了生计被迫奔波,柿子树被根拉住被迫站立在原处。(以上任意三点都可以。每点2
分,共6
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酌情给分。)
(3
)①
树的淡泊和人类的追名逐利形成对比。②
树的善良与人类的残忍形成对比。③
小说开头柿子树的笑声与结尾柿子树和老人的流泪形成对比。(每点2
分,共6
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酌情给分,例如答老人与树的结局形成对比,给1
分。)
(4
)同意观点一:美好的事物遭到人们的破坏,令人惋惜。①
柿子树善良、慈爱,尽力帮助人类,竭尽全力为人类奉献果实。②
柿子树淡泊名利,不图回报,人类却不顾及此,将它砍掉。③
小说正是借柿子树来表现人间的美好事物,当它被毁灭时,让人感到惋惜。
同意观点二:作者通过柿子树折射老人对人生世事的一种感伤。①
老人和柿子树一样历尽岁月的磨难,脸上写满了沧桑,辛苦一生。②
老人走不动了,但还得为了生计奔波。柿子树被砍,很有可能是人们觉得它没有多大用处了。③
小说就是借柿子树写老人,结尾处柿子树和老人都哭了,意味深长,折射出老人被社会冷落甚至遗弃的失落与感伤。
(观点明确2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6
分,理由每点2
分,共8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12630.html

相关阅读:阅读《哈姆莱特》选段(附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放鸭 莫言》(附答案)
汤学春小小说《伞》阅读答案
《给这个党员打分》阅读答案
《告别语 铁凝》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