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下一个袁隆平在哪里?》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记叙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下一个袁隆平在哪里? 原春琳 张 国 留在土地上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轻人在减少,但这并不是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担心的问题。 他更关心的是,中国的农业正在转型,需要大量 下一个袁隆平在哪里?
原春琳 张 国
留在土地上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轻人在减少,但这并不是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担心的问题。
他更关心的是,中国的农业正在转型,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农科人才。否则,

现代农业

无从谈起。

其实现代农业跟传统农业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农民,根本没办法从事现代农业。

张桃林对记者说。
这不是张桃林一个人的担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也有同样的忧虑。这位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对农业的理解从理论层面真真切切地转到了实际层面,

农业科技太重要了

。他仅以甘蔗为例,作为甘蔗主产区,如果广西甘蔗产量出了问题,全国的糖价都会迅速上升。

农业院校也在担心。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说,原来部委所属的七八所农业大学,传统的涉农专业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不会超过
20%
,华南农大这个比例则为
16%

18%
。尽管重点大学不愁生源,但是传统的涉农专业很难招到高分考生。对一些涉农专业而言,招生的常态是:高分考生少,第一志愿少。
涉农的职业院校更是让人忧心。去,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志君当面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反映:在近
10
的时间里,农业大省贵州涉农的职业学校从
13
所减少到
4
所,涉农专业严重萎缩,种植业专业几乎停办,涉农专业招生人数仅占全省招生总数的
3%
左右,每涉农专业毕业生还不到
3000
人,学生毕业后纷纷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农村职业学校生源严重不足是个普遍现象,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的建筑只有一个教学楼。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职业院校里,一些看起来风光、更容易找到工作的专业,比如,厨师、动漫,则广受青睐。
在这个自由选择的代,没人能强迫别人作出某种选择。毕竟,农业的



字招牌一直没有摘掉过。以涉农专业的大学生为例,有人说,学农的学生看起来比较土。

天天跟土地打交道,怎么洋得起来?

温思美说:

农科学生要跟着太阳转,跟着地球转。一四季,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农事,都要去做基本的实践。这是花钱花时间的事情。有的学生开玩笑,农科学生要比其他专业学生多吃二两饭。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条件还是要差一些。尤其是有了知识积累之后,很多人宁肯在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与农业打交道。培育出世界首例试管山羊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直言:

别说高校学生不愿意去,农村的人也不愿意在农村,农民工的第三代都不愿意回去了。

旭日干是真急了:

大量农业科技人才人才流失,粮食安全谁来保证,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对很多从事农业科技的研究人员来说,袁隆平是一个传奇。
有人说,他一个人干了两亿农民的活儿。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

东方魔稻

,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
7%
的土地养活占世界
22%
的人口,每增产的稻谷可以解决
6000
万人的吃饭问题。
众所周知,袁隆平取得今天的成果付出了多少辛苦:一个上世纪
50
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天天泡在田间地头,孜孜不倦地研究他的杂交水稻。
在很多人看来,这位院士更像是一个农民。可是如今,又有多少大学生,愿意像袁老那样整天在地里劳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把自己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
3月
9日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记者会上说,现在青壮劳力、有文化的劳力都进城打工了,将来谁来种地,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重视的问题。他指出的农业科技不足之处,包括像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黄淮海综合治理等重大的科技成果很少,也包括农业科研和推广人才总量不够、队伍老化等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一号文件还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措施。
但是,长期以来

农业苦,农业累

的观念深入人心,政策的调整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希望培养出袁老这样的人,但是这比那个时代更困难


温思美说。
(
原载


03

11



中国青报

》,有删节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12650.html

相关阅读:《人生也如跨栏》阅读答案
《忠义奇男子杨小楼》阅读解析及答案
阅读《鲁迅自传》选段(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首善陈光标》附答案
《达尔文的拖延》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