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清明节源于周秦”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说明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 7 题。 清明节源于周秦,作为中国忠孝文化的载体,在我国民俗节日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清明节在形成的漫长岁月中,受到了不同时代节日习俗的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7
题。
清明节源于周秦,作为中国忠孝文化的载体,在我国民俗节日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清明节在形成的漫长岁月中,受到了不同时代节日习俗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不同于其他传统节日的特点。清明节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且以户外活动(
扫墓、踏青等)
为主,在扫墓祭奠活动中肃穆悲伤,在踏青游春活动中欢乐喜庆,兼具两种情感特征。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融祭祀扫墓、缅怀祖先、欢乐游春于一体的复合型大节。
在周秦,祭祖扫墓习俗已经存在。西周以来,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认为“
夫祀,国之大节也”
,《左传》甚至说:“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古人对祖先“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从而使节俗上升为礼俗,祭祖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汉代风俗与礼俗开始融为一体,《后汉书·
明帝纪》注引《汉官仪》云:“
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
清明节祭祀祖先的真正源头,正是延续周秦习俗而来的墓祭习俗,只不过,在周秦乃至两汉,这种祭祀祖先的活动并没有明确在清明日,更谈不上清明节了。

清明”
一称最早记载于周代,在汉代作为节气而真正形成。西汉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
天文训》云:“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公元105
,汉武帝命太史令司马迁等制订了《太初历》,从此,中国历法两千多再无大的变化,这对于清明节的具体日期确定在公历4
月5
前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明节俗与寒食节密切相关,人们在介之推被焚的忌日禁火冷食以示纪念,是为“
寒食”
。介之推的故事传说于汉末,流行于魏晋,因魏晋的“
晋”
和春秋时介之推故事发生地——
晋国的“
晋”
是同一个“
晋”
字。寒食节也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除禁火冷食外,扫墓祭祀祖先成为主流。
由于李唐王朝发迹于寒食节流行的中心——
晋地山西,所以寒食习俗被带到了长安城,并通过国家最权威的礼法被定在了每的清明日的前二天,《开元礼》规定:寒食通清明,每逢寒食,放假三日。唐玄宗下诏:“
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唐代宗“
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公元790
,唐德宗下令将其延长至七天,唐将寒食并入清明,突出了祭祖扫墓的主题,同时,唐代清明节还融合了三月三上巳古节祓禊除灾的习俗内容,加入踏青及放风筝、插柳戴柳、荡秋千、斗鸡、击球等一系列娱乐活动。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的“
少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可为力证。
宋代,随着理学兴起和封建伦理观念深化,传播孝文化的清明节受到重视,朝廷明文规定:从寒食至清明三日,各阶层均须祭扫陵墓。但寒食节的悲戚色彩已经淡化,从邵雍《春游吟》“
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
可见已变得快乐明朗起来。元废除火禁,寒食节遭受重创,上巳也被淡化,清明已成扫墓、游春为主的大节。明清时寒食节、上巳节基本淡出,清明节已是春天唯一的大节。
5
.下面关于“
清明节”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清明节承载中国忠孝文化,历史悠久,与其他传统节日特点不同,清明节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形式主要是户外活动如扫墓、踏青等。
B.
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被古人视作“
国之大节”
,被《左传》称为“
国之大事”
,使节俗上升为礼俗,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
C.
早在周代就有“
清明”
的名称,作为节气出现是在汉代出现。《淮南子·
天文训》说清明节气在春分后的第十五日,北斗星指向乙的时候。
D.
清明节在唐代与寒食节、上巳节融合,禁火冷食、祭祖扫墓、祓禊除灾与踏青等一系列活动并存,而在明清时成为了春天唯一的大节。
6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西周以来,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在每的清明节等重要日子,人们会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
B.
司马迁等人制订《太初历》,两千多再也没有变化,对后来将清明节确定在公历4
月5
前后起了重要作用。
C.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被焚而在其忌日禁火、冷食,清明节的禁火冷食即源于此,寒食节与清明节是密切相关的。
D.
宋代规定从寒食至清明须祭扫陵墓,但从邵雍等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清明节已变得快乐明朗,悲戚色彩已经淡化。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明节是兼具悲喜两种情感的复合型春天大节:既因祭扫而有肃穆悲伤;又因踏青游春而有了欢乐喜庆。
B.
由于“
晋”
字相同,纪念介之推的寒食节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除禁火冷食外,更以祭祀祖先为主。
C.
通过国家最权威的礼法,李唐王朝把寒食节确定在清明日之前,将寒食这个节俗与清明这个节气相连通。
D.
元代废除火禁,寒食节遭受重创,祓禊除灾的上巳节淡出,于是,清明节成为了扫墓、游春为主的大节。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5
.B
(偷换概念。被看成“
国之大事”
的是祭祀和战争,不是清明祭扫活动)
6
.C
(A
项“
清明节等重要日子”
不合文意。B
项“
两千多再也没有变化”
表述绝对,原文为“
再无大的变化”
。D
项“
清明节已变得快乐明朗起来”
张冠李戴,应是“
寒食节”

7
.D
(“
上巳节淡出”
的表述加深了程度,原文中,元代的“
上巳也被淡化”
而非“
淡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30742.html

相关阅读:《巴蜀文明的历史特征》阅读答案
“茶令”阅读答案
“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答案
《纽约街头的USB接口(11分)》阅读答案
《超六成网友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