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试题:细胞与化学组成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高中学习网

A单元 细胞与组成
A1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
9.J4A1[2012·天津卷] 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

据图回答:
(1)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________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2)分析发现,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3)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分析,不可能的是________(单选)。
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
B.水体溶解氧较高
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
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4)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9.(1)磷脂
ADP+Pi+能量酶1酶2ATP
(2)自然选择
(3)B
(4)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综合的相关内容,考查的综合分析。(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参与了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两者相互转化才保持了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2)从进化角度分析,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3)若水体中溶氧较高,则对大多数动物而言是有利的,不应是减少的原因,而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或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富集作用)均可使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时,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4)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是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从生物群落流向无机环境的;大型消费者指向分解者的箭头已标出,所以图中不用再标。

2.A1 [2012·北京卷]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B [解析]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考查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故而人(个体)体内的结构层次只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B说法正确。

A2 蛋白质和核酸

A3 细胞中糖类、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的实验
4.A3D1[2012·山东卷]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4.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中用到的试剂和有丝分裂的有关。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主要作用是解离,故A错;吡罗红是用来染RNA的,故B错;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细胞,不可能观察到扩展的过程,故C错;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故D对。

19.A3[2012·江苏卷] 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

编号化合物实验检测检测试剂颜色反应组成单位主要功能①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脂肪酸储存能量②糖原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提供能量③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氨基酸承担生命活动④核酸甲基绿染液绿色核苷酸携带遗传信息  A.①        B.②
C.③ D.④
19.C [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细胞中化合物颜色反应及鉴定实验知识。脂肪的基本组成单位不是只有脂肪酸还应该包括甘油,故A错。糖原不能和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B错。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故C正确。核酸包括DNA和RNA,染色试剂分别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故D错。

3.A3 [2012·广东卷] 分析下表,可推测(  )

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乙-++-甲、乙混合+++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3.D [解析]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分别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还原性糖。据表可以推测,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含有蛋白质,但不能确定是否为淀粉酶,A错误。乙遇碘液变色,含有淀粉,B错误。混合溶液与碘液显色,说明含有淀粉,C错误。甲和乙混合能够产生还原性糖,证明甲中含有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性糖,D正确。

1.A3 [2012·安徽卷]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1.C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定实验,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B项错误;健那绿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项正确;苏丹Ⅲ可以用来鉴定脂肪,不能用来鉴定蛋白质,D项错误。

A4 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
1.A4[2012·江苏卷]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1.C [解析] 细胞中各元素都有其特有的作用,所以任一种元素的功能都不能由其他元素替代。细胞中的脂肪酸不含氮元素,但脱氧核苷酸中含氮元素。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选择性吸收周围某些物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各元素的相对稳定。细胞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的划分是依据其含量而不是依据其作用,或可以说细胞中的元素不管是大量的,还是微量的,其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1.[2012·烟台一模]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索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斐林试剂替代碘液进行检测
B.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蔗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水浴加热并观察颜色变化
C.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的混合液,摇匀后,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成紫色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1.D [解析] A选项中,探索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以用斐林试剂替代碘液进行检测,因为用斐林试剂检测需水浴加热,这样会改变已设定的温度。B选项中,蔗糖为非还原糖,它与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无颜色反应。C选项中,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是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D选项中,纸层析法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经层析,叶绿素b位于滤纸条的最下端,说明它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

2.[2012·江南十校联考]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细胞中由C、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6种
B.激素、抗体、酶、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
C.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
D.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质量分数最多的元素
2.A [解析] 水稻细胞中含有DNA和RNA, C、G、T三种碱基参与合成DNA的核苷酸,C、G、U三种碱基参与合成RNA的核苷酸,共有6种,A选项正确。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会失去活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酶和载体可重复利用,B项错误。有的有机分子不因物种不同而不同,如葡萄糖、氨基酸等,C选项错误。碳不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质量分数最多的元素,如在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占细胞鲜重的质量分数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D选项错误。
3.[2012·郑州质检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
C.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O5N2,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O4N
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m-n
3.D [解析] n个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形成肽键数n-1个,那么就有n-1个氨基被破坏,则剩余的氨基数量为m-(n-1)=m-n+1个。
4.[2012·宁波模拟]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B [解析] 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由此可判断该生物一定是动物;“淀粉—麦芽糖—葡萄糖”是消化过程,“葡萄糖—糖原”是糖原的合成过程,可发生于肝脏细胞、肌肉细胞等处,两过程可以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淀粉和糖原分别是储存能量的植物多糖和动物多糖,麦芽糖是植物细胞才有的二糖,故①④的描述内容正确。
5.[2012·厦门期末]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C.脱氧核糖核酸可以通过核孔自由进入细胞质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5.B [解析] 核酸包括DNA和RNA,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分别是脱氧核糖和核糖,A选项错误。DNA的组成碱基是A、T、G、C,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B选项正确。核孔并不是单纯开放着的孔,而是有选择地进行物质的通过,如处于细胞核中的DNA并不能自由出入细胞核,但含有RNA的大颗粒物质可从核内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另外,病毒的DNA也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C选项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选项错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3209.html

相关阅读:高一生物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