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分析以及特征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山地是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别于单一的山或山脉,山地与丘陵的差别是山地的高度差异比丘陵要大,高原的总高度有时比山地大,有时相比较小,但高原上的高度差异较小,这是山地和高原的区分,但一般高原上也可能会有山地,比如青藏高原。

分析

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地球陆地的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 。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

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

我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阿尔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

由于山地地区海拔高,低温,呈气候的垂直分布,适宜多种植被与经济林木。

特征

地球陆地的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山地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山脉是山地的一部分,指呈线装延伸的山地,是山地中主要山体的集合,多呈条带状分布,向两个方向延伸。几个相邻的山脉还能组成山系。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称之为山脉。构成山脉主体的山岭称为主脉,从主脉延伸出去的山岭称为支脉。

分布

山地是大陆的基本地形,分布十分广泛。尤其是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大陆分布最多。中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阿尔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

气候特点

1、随高度上升,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减少而增加辐射值。而且向阳面的辐射多于背阴面。

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米,夏季温度下降0.5~0.7℃;冬季约降0.3~0.5℃。

3、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在山顶和山坡都比较缓和,且有秋温高于春温的趋势;在山谷与盆地这两种变化较剧烈,且春温高于秋温。

4、雨量和雨日一般随高度增加 ,如黄山、泰山,每上升百米,年降水增加约30毫米,雨日增加2.4天 。在一定高度以上,由于气流中含水较少,降水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少。降水量达到最大值的高度,叫最大降水高度。

5、迎风坡降水量明显多于背风坡。而且山谷、盆地多夜雨。

6、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山顶、山脊和峡谷风速大,盆地、谷地风速小。山地还有山谷风与焚风现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53366.html

相关阅读:2015年高考地理复习应提高的四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