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进舟赋》序 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进舟赋》序 何景明 ① 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至永宁,乃谋舟以归,庶代陆走之勤。 ② 时霜降石出,江狭水迅,机发矢激,其 《进舟赋》序
何景明

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至永宁,乃谋舟以归,庶代陆走之勤。

时霜降石出,江狭水迅,机发矢激,其势不得少留,甚惧之。有老篙师,进舟意颇闲,自招于前,一人柁于后。柁者左右缓急不敢自任,视诸老篙师,老篙师者额之指之目之,而左而右而缓而急,无不应者。其舟之欹正疾徐,皆与水势宜,不为岸防,不与石斗。予甚安焉。

问曰:“
尔之为舟,将有道乎?”
老篙师执篙进曰:“
有,敢请言之。夫待用者器也,器不良则不称用。用之者,吾之手足耳目口也,少怠即不能用。手足耳目口役于心者也,心不专则手足耳目口不为用。招与柁,吾之器也;左右、缓急、欹正、疾徐,吾之用也。故吾先良吾器,以利吾用,手足耳目口不敢少怠,心不敢少他,然后从容乎安流,荡激于奔涌洄?之中而无虞也。然吾又能察水性与势,故夫川汇、潭渊、浅涡、暗滩、隐石者,吾远而认之,能得于十数里之外,是以预为之备,而不至损吾舟。他水工常恶迟取速,截长邀短,故多败者。吾惟顺其水道而无所枉,虽迟而得免败焉。吾之道如此已矣。”

予谓舟御类艺也,人之于世顾艺之不若哉?因序其言,为赋以自励。
23.
第①
段写“
陆走之勤”
的用意是
        

。(2
分)
答案:交代“
谋舟以归”
的原因;引出下文
细解:句子、段落的设置意图,通常都是有内容、结构两方面的考虑,这里也不例外。没有“
陆走之勤(辛劳)”
,自然没必要“
谋舟以归”
,也就没有机会感悟人生。所以,写写“
陆走之勤”
的用意就是“
交代‘
谋舟以归’
的原因;引出下文”
。我们解答这类题目也要从这两个方向入手。
24.
第②
段描写作者从“
甚惧”
到“
甚安”
的心理变化,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突出江流湍急,水道凶险
 
  B
.为阐述进舟之道作铺垫
C
.体现江中行舟的艰难 D
.衬托老篙师御舟技艺高超
答案:D
细解:从全文的思路来看,作者是想借事明理,由“
进舟之道”
到“
处世”
、“
为艺”
之道。所以,“
突出江流湍急,水道凶险”
、“
体现江中行舟的艰难”
都不是目的。而要想“
阐述进舟之道”
,必先展现“
老篙师御舟技艺高超”
,那么怎么表现老篙师御舟技艺高超呢?作者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描写了自己从“
甚惧”
到“
甚安”
的心理变化。所以答案是“
衬托老篙师御舟技艺高超”
。当然,写“
老篙师御舟技艺高超”
是“
为阐述进舟之道作铺垫”

25.
概述老篙师的御舟之道。(4
分)
答案要点:器良;五官手足不懈怠,专心;察水性、顺水道,做好预备。
细解:原文见第③
段。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是划分段内层次,找出不同的句群。所以,句群的知识是高考非常重要的知识。如果学生有识别句群的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就会变得容易多了。这里不过是用古汉语表达的罢了。老篙师的这段话,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如下(见“?”
)——

有,敢请言之。夫待用者器也,器不良则不称用。?
用之者,吾之手足耳目口也,少怠即不能用。手足耳目口役于心者也,心不专则手足耳目口不为用。招与柁,吾之器也;左右、缓急、欹正、疾徐,吾之用也。故吾先良吾器,以利吾用,手足耳目口不敢少怠,心不敢少他,然后从容乎安流,荡激于奔涌洄?之中而无虞也。?
然吾又能察水性与势,故夫川汇、潭渊、浅涡、暗滩、隐石者,吾远而认之,能得于十数里之外,是以预为之备,而不至损吾舟。他水工常恶迟取速,截长邀短,故多败者。吾惟顺其水道而无所枉,虽迟而得免败焉。吾之道如此已矣。
将画线的句子概括、归纳一下,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了。
26.
下列表现手法中,本文未运用的一种是(  )。(2
分)
A
.叙议结合    B
.欲扬先抑    C
.正反对比    D
.侧面衬托
答案:B
细解:从表达方式的使用上讲,当然有“
叙议结合”
。如前分析,对人物的描写还用了“
侧面衬托”
。将自己与“
他水工”
对比,所以写法还有“
欲扬先抑”
。只是没有使用“
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
扬”
,是指褒扬、抬高。“
抑”
,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欲扬先抑法,“
抑扬”
指控制和放纵感情,运用这种方法需要在结构上层层铺垫,“
抑”
为“
扬”
蓄足气势。这样,一方面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深沉。我个人以为“
欲扬先抑”
或“
欲抑先扬”
应该是近高考的一个新热点。
27.
从全文内容看,御舟之道与□□
之道及□□
之道是相通的。(2
分)
答案:为艺 处世
细解:本文结尾写道:予谓舟御类艺也,人之于世顾艺之不若哉?“
于世”
、“
顾艺”
,即“
为艺”
、“
处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604605.html

相关阅读:“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阅读答案
《所染》阅读答案及翻译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阅读答案
《法正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论语》《孟子》选段对比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