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 成果共享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校本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思路,结合本校实际,在数学课堂改革中推出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成果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下面是我在实践操作中的一点作法和体会,与同仁们共勉。

一、自主学习是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个人的独立自主学习,否则,便无法进行交流,必然会出现优等生“垄断”的局面。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考虑好自己的见解,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做好笔记,以备交流。在每个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对“自学提纲”系列问题的思考、探索之后,及时开展组内交流。通过交流,组内成员之间能相互找到差距,共同进步。另外教师的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二、合作探究是重点

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不同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教师应加强巡视引导,深入各小组内了解学生学习进展的情况,对学生讨论进行引导、点拨、启发,对小组交流进行疏通、调控。但切忌简单肯定或否定,更不能包办代替。教师应该以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有困难的小组中去,让学生觉察不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老师的帮助。合作学习时,每个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时会发生争论。这时,小组长要引导组员讨论、分析,吸取多数同学的看法,找到最佳观点。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是“小组合作交流”,应该说,这是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三、建立小组是关键

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本课题成败的关键。首先深入了解、研究每个学生,弄清他们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

根据平日观察、考试成绩,以及其他课任教师的意见,将班内学生均分为优、良、中、差四类,从每类中选一个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前后位)。由“优”生任组长,与“差”生同位;由“良”生任副组长,与“中”生同位。这样做可以让一些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起示范带头作用,以便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组内其他成员,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样小组内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形成一股凝聚力,达到互学、互勉、互助和互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646762.html

相关阅读: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