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的教学重点与教学设想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郭跃辉

庄子的《逍遥游》出自粤教版教材必修二,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在全国新课标卷的必背篇目中,《逍遥游》榜上有名。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不仅要求学生背诵,还要求教师精讲。不过现实的问题是:不仅学生在背诵方面存在问题,而且教师在讲解上也有不知所措之感。我在想:除了串讲和句句翻译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读思路。

学情很明了,学生在理解与背诵方面均存在难度。至于新课标的要求,我个人认为这应该属于“文化典籍”的阅读。从文章的文体特征上讲,这是一篇哲理散文。综合上述三条标准,我个人认为本文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了解并理解庄子的“自由观”;掌握哲理散文的说理特点与说理逻辑;感知庄子散文的语言特征。而教学设计就应该围绕这三方面展开。

首先来看第一个内容,庄子在本文中表达的哲学观点。由于文章过长过难,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概括庄子的思想观点,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或者说,如果按照庄子的行文顺序,学生的思维早已淹没在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中了,对于核心的哲学思想肯定是不甚了了。因此,我采取了一种违背阅读规律的教学思路,即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庄子的哲学观点。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文章的结尾部分的几句话:“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几句话最关键的两个词就是:无穷和待。这也是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最关键的概念。首先,他说的“无穷”,是逍遥游的“空间”,这个空间的特点就是无限绵延性,即没有边界、没有限制。而我们日常生活的空间都是有界限的,这其实就是一种不自由。其次,他说的“待”指的是凭借、依靠。一方面,“待”,是人们的工具,是万事万物活着的凭据。例如我要到广州去,就要乘坐轻轨,轻轨就是“待”的内容,我依靠轻轨,同时也受到了轻轨的限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也就是说,庄子说的“待”恰好构成了对自我的限制。反过来,庄子追求的境界就是“无待”,即没有任何限制,没有任何依靠的绝对的自由。如何理解庄子的“绝对的自由”,是本文的关键。

第二个内容就是掌握庄子的说理特点和说理逻辑。先说说理特点,庄子不是直接用理论语言和概念来阐述高深的哲学道理的,而是用散文化、叙述化的语言来阐述道理。说白了,我们应该从庄子对日常事物的叙述中,把握他所要讲的道理。本文开篇就是气势恢宏的鲲鹏展翅的画面,其实这个画面本身与庄子想要阐发的哲理是没有关系的,真正有关系的就是这几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和庄子的哲学观之间的联系。大鹏迁徙到南冥,需要借助两个动作,一个是“水击三千里”,即拍打水面滑行三千里,另一个是“去以六月息”,即凭借六月的空气。这两项,暗含的意思就是大鹏徙于南冥,并非绝对的自由,而是需要借助外界的支撑。或者说,大鹏即使声势浩大,也没有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

接下来,庄子提出了令人困惑的话题,我用自己的话概括为“大凭借”与“小凭借”的辩证关系。例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就是说,事物要与事物的凭借之间形成一种正相应的关系,水浅舟小和水深舟大,这才符合逻辑。作者运用“水”与“舟”的例子,实际上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大鹏的“大凭借”,即要凭借九万里的风,这样才能“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庄子的本意应该是说,不论是大凭借还是小凭借,本质上都是凭借,都是不自由。可惜他在行文过程中,给人们造成了一种主观印象,即他认同、肯定甚至赞扬“大凭借”,而在嘲讽蜩与学鸠的“小凭借”。蜩与学鸠嘲笑大鹏:“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好像蜩与学鸠是坐井观天的小青蛙,囿于一隅,而看不见身外的大天地。再加上“之二虫又何知”这句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话,更加印证了“大凭借比小凭借境界高”的结论。实际上,作者仅仅是通过比较大凭借与小凭借的关系,说明凭借的不自由,或者说,作者无论对大凭借还是小凭借,都是持否定态度的,都不符合他所说的“无待”的绝对的自由。

接下来,就是如何理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按照上一段的逻辑,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知识少的比不上知识多的,年寿短的比不上年寿长的。但实际上,这句话还隐藏着另外一层意思:即使是知识多,即使是年寿长,也是有限制的,也没有达到无待的境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固然是年寿短,但楚之南之冥灵和上古的大椿,即使活了五百岁和八千岁,也还是有时间的限制的。至于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岁,时间已经够长了,但依然是有生命限制的。“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意思是说普通人不要和彭祖比年寿,因为活的时间长也好,短也好,最终都是要死的。这就是庄子的“齐物论”,也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他批评的就是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观点。

再从说理的逻辑上讲,庄子是非常讲究逻辑顺序的。从举例类别上讲,他大致遵循了“动物——植物——人类”的顺序,从举例的时空上讲,大致遵循了“空间——时间——人类”的顺序。鲲鹏、蜩与学鸠、蟪蛄可以算是动物的例子,上古的大椿,是植物的例子,彭祖、宋荣子、列子是人类的代表。而讲鲲鹏,算是空间的说明,蟪蛄、大椿、彭祖可以说是时间的例子,宋荣子和列子是人的例子。于是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就显得特别不符合逻辑,不知道庄子为什么会在此处再次插入大鹏的例子,殊难理解。

在讲到人类社会时,庄子提到了三种人物,一种是很有能力很有功业很有道德的人物,即“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第二种是宋荣子这样的超然物外的人,即“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不汲汲于名利,不数数于功业,但依然不能算是最高境界。列子御风而行,算是境界很高了,但是依然有所凭借,仍然是不自由的状态。在否定了上述种种不自由的状态之后,庄子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讲到庄子的散文时说:“《庄子》的文章结构,也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有表现力,极有独创性。”确实如此,《逍遥游》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是有一根红线贯穿的,即作者的“无待”的自由主义观念。语言更是变化多端,第一段是明显的散文手法,之后则有韵文,例如“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从句式上讲,有时候是整句,有时候是散句,骈散结合,独出心裁。也就是说,庄子不是用哲理化的语言在说理,而是用散文化、诗化、骈文化、抒情化的语言在说理,而阐述道理,表面没有逻辑性,实际上,也是有相对固定的逻辑顺序的。

相对而言,《逍遥游》是较为晦涩难懂的理论文章,于是本节课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的问题,二是赏鉴的问题。理解的是庄子的哲学观点以及说理的顺序与逻辑,赏鉴的是庄子语言的独特特征,前者其实也是后者的基础。只有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才能合理地赏析文章。而当文章的脉络结构清楚之后,学生再去循着脉络背诵,就相对容易了。而教师在理解了脉络之后,讲课的思路也会水到渠成。

作者:郭跃辉

庄子的《逍遥游》出自粤教版教材必修二,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在全国新课标卷的必背篇目中,《逍遥游》榜上有名。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不仅要求学生背诵,还要求教师精讲。不过现实的问题是:不仅学生在背诵方面存在问题,而且教师在讲解上也有不知所措之感。我在想:除了串讲和句句翻译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读思路。

学情很明了,学生在理解与背诵方面均存在难度。至于新课标的要求,我个人认为这应该属于“文化典籍”的阅读。从文章的文体特征上讲,这是一篇哲理散文。综合上述三条标准,我个人认为本文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了解并理解庄子的“自由观”;掌握哲理散文的说理特点与说理逻辑;感知庄子散文的语言特征。而教学设计就应该围绕这三方面展开。

首先来看第一个内容,庄子在本文中表达的哲学观点。由于文章过长过难,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概括庄子的思想观点,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或者说,如果按照庄子的行文顺序,学生的思维早已淹没在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中了,对于核心的哲学思想肯定是不甚了了。因此,我采取了一种违背阅读规律的教学思路,即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庄子的哲学观点。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文章的结尾部分的几句话:“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几句话最关键的两个词就是:无穷和待。这也是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最关键的概念。首先,他说的“无穷”,是逍遥游的“空间”,这个空间的特点就是无限绵延性,即没有边界、没有限制。而我们日常生活的空间都是有界限的,这其实就是一种不自由。其次,他说的“待”指的是凭借、依靠。一方面,“待”,是人们的工具,是万事万物活着的凭据。例如我要到广州去,就要乘坐轻轨,轻轨就是“待”的内容,我依靠轻轨,同时也受到了轻轨的限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也就是说,庄子说的“待”恰好构成了对自我的限制。反过来,庄子追求的境界就是“无待”,即没有任何限制,没有任何依靠的绝对的自由。如何理解庄子的“绝对的自由”,是本文的关键。

第二个内容就是掌握庄子的说理特点和说理逻辑。先说说理特点,庄子不是直接用理论语言和概念来阐述高深的哲学道理的,而是用散文化、叙述化的语言来阐述道理。说白了,我们应该从庄子对日常事物的叙述中,把握他所要讲的道理。本文开篇就是气势恢宏的鲲鹏展翅的画面,其实这个画面本身与庄子想要阐发的哲理是没有关系的,真正有关系的就是这几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和庄子的哲学观之间的联系。大鹏迁徙到南冥,需要借助两个动作,一个是“水击三千里”,即拍打水面滑行三千里,另一个是“去以六月息”,即凭借六月的空气。这两项,暗含的意思就是大鹏徙于南冥,并非绝对的自由,而是需要借助外界的支撑。或者说,大鹏即使声势浩大,也没有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

接下来,庄子提出了令人困惑的话题,我用自己的话概括为“大凭借”与“小凭借”的辩证关系。例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就是说,事物要与事物的凭借之间形成一种正相应的关系,水浅舟小和水深舟大,这才符合逻辑。作者运用“水”与“舟”的例子,实际上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大鹏的“大凭借”,即要凭借九万里的风,这样才能“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676175.html

相关阅读:发掘国学经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