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学生未来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这是防分化的有效途径之二。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我采用组织学生野外观光和现有电化设备来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这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又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画图)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图形),培养学生的建模(画图)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视学习为“做”的过程,体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走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718270.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知识点:函数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