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动态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而生成性课堂已成为当前教师要课堂教学中的自觉追求。数学教师应通过对教学进程的匠心预设和对课堂的有效调控,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关键词:数学教学,动态生成,实效性,探讨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数学课堂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要走向师生平等交流。实现教与学、师与生的互动生成过程。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习惯地从自己的行为或感受出发,把自身的行为或准备讲授的教学内容作为自己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行为、情感变化和学习结果,使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在这种被动的接受中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一、动态生成式数学课堂的实施过程

  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动态生成式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预期设计、创造教学情景,让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师生共同参与讨论、交流与总结,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施过程为:

  1、情景预设,准备生成。知识的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创设适宜的情境。会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问题是,教师的预设要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勾起学生联想的情境?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教师在备课应注意以下四点:(1)备课应备好“可能”。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预设弹性方案。教材是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多地去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将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设,并预设应对方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2)备课应备清“轮廓”。实施新课程,备课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只要备环节的安排、活动的组织等大体轮廓,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留下足够空间,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课堂动态生成。(3)备课要备留“空间”。40分钟是一节课的常数,而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问题应在考虑之列。在备课时,应更多地考虑课堂实际情况,留有师生灵活操作和活动的空间,强调从思路上整体把握。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克服程式化设计,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2、分组讨论,适当指导。讨论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是动态生成中的关键环节,讨论的方式多样:有同桌讨论、前后左右讨论、小组讨论等。组织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好学生,其中涉及的每个问题都应当尽量由学生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让学生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围绕题目中心进行讨论,以免偏离分析讨论的目的要求。

  3、汇报交流,引导总结。在学生经过分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750821.html

相关阅读:高考数学题型归纳:斐波那契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