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现行教材必修第二册实验专题训练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最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1分)

 

1.格里菲思(F.Griffith)在作了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其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未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利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DNA,结果发现经过处理的DNA不能促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实了DNA分解后不再是遗传物质     B.该实验从反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该实验证实了DNA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     D.这是格里菲思实验的巧妙之处 

 

3.为了用放射性元素标记噬菌体,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正确的是

 

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用噬菌体侵染经32P培养基培养过的细菌

 

C.用含35S  的活鸡胚培养噬菌体  D.用噬菌体侵染食用过32P食物的动物 

 

4.用32P标记噬菌体内部的DNA,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后,得到的新的噬菌体内可含有

 

A.32P              B.35S            C.32P和35S          D.二者皆无 

 

5.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实验中,需要加热处理的是

 

①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  ②碘液鉴定淀粉  ③苏丹Ⅲ鉴定脂肪  ④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⑤二苯胺鉴定DNA

 

 A.①④   B.④⑤  C.①⑤   D.①②

 

6.下列曲线能够反映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进行DNA粗提取的原理的是  高二;

 

 

 

7.“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三次过滤:①过滤加入蒸馏水的鸡血细胞液  ②过滤含黏稠物的0.14mol.L-1NaCl  ③过滤溶解有DNA的2mol.L-1NaCl

 

以上三次过滤分别为了获得

 

A.含核物质的滤液、纱布上的黏稠物、含DNA的滤液

 

B.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黏稠物、含DNA的滤液

 

C.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黏稠物、纱布中DNA

 

D.含较纯的DNA滤液、纱布上黏稠物、含DNA的滤液 

 

8.以鸡血为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获得的DNA经过进一步处理,以获得含杂质较少的DNA时,可依据的原理是

 

A.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

 

B.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的条件下会染成蓝色

 

C.DNA不溶于冷酒精而细胞中的其它一些物质易溶

 

D.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具有抗凝血作用 

 

9.某人用15N标记某种碱基研究细胞的分裂实验中,发现:15N起初出现在细胞核中,然后逐渐转移到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上。这种被标记的碱基最不可能是

 

A.腺嘌呤    B.尿嘧啶    C.胸腺嘧啶   D.鸟嘌呤 

 

10.在利用PCR技术进行DNA分子的体外扩增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培养含碱基A和T多的DNA时,利用加热促使DNA解旋时所需温度较高

 

B.培养含碱基C和G多的DNA时,利用加热促使DNA解旋时所需温度较高

 

C.在DNA解旋后,在使其复旋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某种酶

 

D.在体外扩增过程中,不需要加入任何酶 

 

1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

 

A.F1产生的配子     B.亲本产生的配子   C.亲本配子结合 D.F1配子的随机结合 

 

12.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子粒饱满对皱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控制三对性状的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如以纯合的红花高茎皱缩子粒与纯合的白花矮茎饱满子粒的植株杂交实验,理论上推算F2代不可能出现的是

 

A.8种表现型、27种基因型

 

B.高茎饱满子粒:矮茎皱缩子粒为15:1

 

C.红花饱满子粒:红花皱缩子粒:白花饱满子粒:白花皱缩子粒为9:3:3:1

 

D.红花高茎饱满子粒:白花矮茎皱缩子粒为27:1 

 

13.某人在某一社区的家庭调查人耳垢的油性和干性(受单基因A、a控制)后,得到下表数据。

 

组别

父母双

亲性状

家庭数目

油耳男孩

油耳女孩

干耳男孩

干耳女孩

油耳×油耳

195

90

80

10

15

油耳×干耳

80

25

30

15

10

干耳×油耳

60

26

24

6

4

干耳×干耳

335

0

0

160

175

合计

670

141

134

191

204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一组可知油耳对干耳为显性

 

B.由二、三组可知,该性状为伴X遗传

 

C.由二、三组可知,该性状为常染色体遗传

 

D.由表中数据可知,第四组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14.某科研小组对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实验后,整理相关数据后得到曲线如右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    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

 

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     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15.对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得到数据如右表,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年龄(岁)

甲(百万)

乙(百万)

≥70

1.9

17.8

60~69

2.7

15.4

50~59

3.8

21.6

40~49

6.5

38.4

30~39

9.7

39.6

20~29

13.8

36.2

10~19

17.4

37.6

0~9

29.7

38.4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D.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16.某同学以黄瓜进行了“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实验,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实验选择黄瓜为实验植物,是因为它是SO2敏感植物,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受害程度随着对SO2敏感度的增强而减弱:成熟叶、老叶、幼叶

 

C.不同部位的抗性不同,受害顺序依次为:叶片、叶柄、茎

 

D.受害症状:叶片褪绿、变成黄白 

 

17.某实验小组在研究某种水生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过程中,将水箱分为三组,每组三个,分别注入富营养化的河水以模拟富营养化水体。其中,一组作为对照,另两组分别放置相同重量的金鱼藻和凤眼莲,均放置在合适的条件增大一段时间,定期测量各水箱中水体的氮浓度。但实验中水分会不断蒸发,为不影响实验的精确度,他应定期向每个水箱添加的是

 

A.相同数量的蒸馏水               B.相同数量的原水样 

 

C.与蒸发掉的水量相同的蒸馏水     D.与蒸发掉的水量相同的原水样 

 

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2分,共49分)

 

18.(16分)在下列“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A、B、C、D、E五个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除下表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相同,但实验结果却不同。 

 

组别

实验材料

提取核物质时加入的溶液

去除杂质时加入的溶液

鉴定试剂

A

鸡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25℃)

二苯胺

B

菜花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双缩脲

C

鸡血浆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二苯胺

D

猪血细胞

2mol/L的氯化钠

0.14mol/L的氯化钠

双缩脲

E

鸡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二苯胺

 

 

⑴因实验材料选择错误而难以获得成功的组别是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⑵即使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也得不到DNA的组别是_________。

 

⑶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后沸水浴时试管颜色变蓝的组别是_____;蓝色较淡的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B组实验不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如要获得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19.(13分)甲是三种不同植物形成普通小麦的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某实验小组利用普通小麦中的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通过三种不同途径培育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过程图解。

 

 

请分析回答:

 

⑴图甲中杂种一、杂种二具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   个,经过①、②过程后形成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的过程与图乙中       组有相似之处,其本质均是在一定条件下使       ,它们的不同在于                              。

 

⑵请依据普通小麦的形成原理(图甲),我国育种专家以普通小麦和二倍体小黑麦(以C表示它的一个染色体组)为育种材料人工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小黑麦,请你利用图示说明一下可能的培育途径。 

 

20.(8分)某课外小组同学在进行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调查时发现,向阳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大、叶缘缺刻小、大多数近于全缘(称为阳生叶),而生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大多数呈锯齿状(称为阴生叶)。他们想进一步探究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蒲公英叶形的影响,请你完善相关内容。(提示:切取蒲公英的直根,可进行无性繁殖)

 

⑴实验步骤:

 

①取向阳处的蒲公英的直根随机平分为A、B两组,取荫蔽处的蒲公英的直根随机平分为C、D两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各组叶形。

 

⑵预期结论与结果:

 

①若蒲公英的叶形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蒲公英的叶形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蒲公英的叶形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0.1

0.5

1.0

2.0

4.0

动物类群数(类)

20

23

37

50

58

动物个体总数(个)

365

665

750

1983

2490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          。

 

⑵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     ,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     。过度污染的农田会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     。

 

⑶从表中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      ;②     。 

 

实验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1.D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说明了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促进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则最早为艾弗里等人发现。至于RNA或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则是在确认遗传物质是DNA之后,进一步研究的结果。

 

2.D  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是艾弗里及其同事所做,格里菲思实验进行的是体内转化。

 

3.B  噬菌体是细菌病毒,专性寄生细菌;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不能直接用外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因而标记病毒必需先将病毒的宿主进行标记,然后,以病毒侵染经过标记的宿主。

 

4.A 在噬菌体的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因而子代噬菌体只能含有被标记的32P。

 

5.C  利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和二苯胺鉴定DNA时需要加热处理。

 

6.C  DNA粗提取中,利用的是DNA在0.14mol.L-1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在2mol.L-1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

 

7.A  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在过滤经过蒸馏水处理的鸡血细胞液是为了获取含核物质的滤液;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过的DNA,应考虑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溶解度小时得到的是滤渣(黏稠物),溶解度大时得到的是含DNA的滤液。

 

8.C  在DNA的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可利用DNA不溶于冷酒精,而其他一些有机物可溶这一特点进行精提取。

 

9.C  胸腺嘧啶是构成DNA的成分,一般只在合成DNA的场所被利用,而DNA在形成后,不会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但A、U、G是构成RNA的成分,形成的RNA可以转移到细胞核外。

 

10.B  在PCR技术中,解旋温度的高低与C、G含量成正相关,与A、T含量成反相关,A错,B对;其复性过程中不需要加入酶,但合成DNA的其它条件:原料、酶等与体内复制大体相同。

 

11.D

 

12.B  由于控制三对性状自由组合,因而,F2代可能的表现型数为23(27:9:9:9:3:3:3:1)、基因型种类为33,A可能;三显性与三隐性的比例为27:1,D可能;任意两对性状来看: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的比例为9:3:3:1,C可能,B不可能。

 

13.B  由一组后代中男女中均有干性出现,可知为油耳为显性,且不会是伴Y染色体遗传;若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则二、三组中至少有一组会表现出后代男性为油、女性全干的现象,而实际情况没有,则说明不是伴X遗传。

 

14.B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者之间及任意两者之间在食物大小上均存在着共同区域,这说明它们之间肯定存在着竞争关系,B项正确;对于A项中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C项中丙与甲的捕食关系和D项中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等均无法作出肯定判断。

 

15.B  分析时应注意三个不同层次人口的数量:生殖机理发育不健全(幼年<20)、具有正常生殖年龄的人数(20≤成年≤49)、丧失生殖能力的人数(50≤老年),并结合年龄结构的相关特征判断可知:甲属于增长型,乙属于稳定型。

 

16.A  黄瓜是SO2抗性植物,而不是非敏感植物。

 

17.C  值得注意的是:一是添加物中不含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物质,如N、P等,故B、D错误;二是不能因为添加物的加入而导致不同组的浓度降低或增大。因而最好是实验时,即在各水箱中标定原来添加溶液量,以后补充蒸馏水时,均加至原有标记处。

 

18.⑴C、D    猪的血浆中没有细胞结构,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选用这些材料得不到DNA或得到的DNA很少    ⑵C   ⑶A、E      A    冷却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较佳,该组使用的是25℃的酒精   ⑷菜花细胞在蒸馏水中不能被破坏,得不到DNA   研磨

 

解析: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理论上讲,只要细胞核中含DNA的材料均可,因血浆无DNA不宜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核、血小板不具细胞结构无DNA,因此不宜选择猪血细胞,但可选择其他组织(如肝脏);鸟类(鸡)血细胞均有核,加之,血细胞分散存在,加蒸馏水即可促进其破裂释放核物质,因此,通常选择鸡血进行实验;植物细胞(菜花)也含有DNA,可以选择。但应因材料不同而调整操作方法,如动物组织(肝脏)、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均不能用加蒸馏水促进破裂的方法获得,而应加进行研磨。提纯时应该使用冷酒精,鉴定时应该使用二苯胺。

 

19.⑴2(1分)  3(1分)  Y (1分)  染色体数目加倍(2分)  前者是在自然条件下,后者是利用秋水仙素等进行人为干预(2分);⑵以下二者均可(6分)

 

 

解析:普通小麦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种间杂交形成异源二倍体、异源四倍体、异源三倍体、异源六倍体等的变化,异源二倍体和异源三倍体均不能正常繁殖,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由它们加倍形成的异源四倍体和异源六倍体才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按照这种思路可以利用普通小麦和二倍体小黑麦通过杂交、加倍的方法或者通过细胞融合、植株组织培养获得异源八倍体小黑麦(AABBCCDD)。

 

20.⑴实验步骤:②将A、C两组置于向阳处种植,B、D组置于荫蔽处种植,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生长一段时间后。

 

⑵预期结论与结果:①A、C组为阳生叶,B、D组为阴生叶;②A、B组为阳生叶,C、D组为阴生叶;③A组为阳生叶,D组为阴生叶,B、C组叶形介于阳生叶与阴生叶之间

 

解析:探究性状表现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影响实验的关键是将具有相同遗传素质的个体置于不同环境、将不同遗传素质的个体置于相同环境中培养后,观察个体的性状表现,若性状表现只与遗传素质有关,则为遗传因素引起;若性状表现只与环境有关,则为环境因素引起;除上述两种情况外,性状的表现即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实验中正确确定实验的操作与观察指标也是很重要的,如本题中应确定叶形为观察的对象。

 

21.⑴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

 

⑵相对稳定性;不同的耐污能力;当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时,会导致系统稳定性(稳态)的破坏,甚至会引发系统的崩溃。

 

⑶①农药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②距离污染源越远(近),农药污染物的浓度越低(高),对土壤动物的影响越小(大)。

 

解析:本题综合性地考查了考生对生态系统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从题干、图表中正确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后,回答关于标志重捕法、污染的影响问题,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75822.html

相关阅读: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中学生物课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