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化学课堂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  要】二十一世纪改革的重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仍有不少学校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甚至以此来调整教师的工作岗位,从而导致不少教师只注重当好“教书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化学史的丰富内涵” 、“ 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 、“化学家的风范熏陶” 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化学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期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化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化学史;化学实验

  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培养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且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提到德育工作,许多教师就把责任推给班主任老师和政教老师,似乎其他教师只要当好“教书匠”就行了。其实只要做个留心人,不管哪科教师都可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从“化学史的丰富内涵” 、“ 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 、“化学家的风范熏陶”等方面谈谈在化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1.化学史的丰富内涵

  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人类在反复修正、反复深化中改造着自然。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教学中,我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中化学家的艰苦工作的具体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追求真知,就要有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如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而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级实验发现了电子,大胆地向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的学说发起挑战,提出了原子中还包含了更小的粒子电子,进而于1904年提出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这是对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的一种突破,大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1911年,卢瑟福又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有核的原子结构模型,认为原子中有一个坚实的原子核,核外是空空荡荡的空间,只有几个微小的电子在运动,这又是对汤姆生结构模型的突破。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科学是不能讲名人效应的,追求真理,就要用实验说话,不能盲从伟人、大师;要有突破就必须有创新,一个重要概念的提出、确立或重大变化,一种新的有重大影响的方法的采用,一种重要物质的结构的发现和确立,一种有重大影响的新现象、新规律的发展,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在“苯的结构”的教学中,我给同学们讲了苯的结构发现:十八世纪中期,人们已测出了苯的分子式为C6H6,但与当时已知的一些链烃的性质又很难吻合,苯的分子结构困扰着化学界的一些有志之士。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也致力于苯分子结构的研究,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凯库勒在梦中悟出了苯环结构,他成功了,从而解决了苯的组成与结构的关系,这对芳香烃的研究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当时他的同事们也学着他的样子,躺在安乐椅上睡起觉来,期望也能从梦中捕捉到科学的灵感,然而只有一个人睡着了,可惜只梦见打牌打输了。这告诫人们,机械地模仿他人,而不脚踏实地地去干,是不会成功的。而我们在学习中,也应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每天祈祷自己成功而不愿付出努力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知识的财富不能不劳而获,学习无捷径,勤奋和智慧才是成功的源泉!

  2.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中利用实验研究化学问题,不仅能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的教学目的,而且还可在其中贯穿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格遵守实验室守则,培养学生规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对公物的责任意识和人身安全意识;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大胆创新,将实验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统筹观念及动手能力;在对数据的

  分析处理上要求学生做到严密、一丝不苟,强调观测和记录应以事实为基础,绝不能乱凑数据,弄虚作假,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虚假的实验不会得出正确、科学的结果;虚伪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朋友和事业的成功!

  3.化学家的风范熏陶

  化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为科学痴狂的化学家,是他们以忘我的精神一层层揭开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不断发现和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每一项科研成果的最终落实应用,都离不开化学家的研究和创造。居里夫人四年提镭的不懈,莫瓦桑冒着中毒危险研究氟的制备,诺贝尔执迷于炸药的研究并因之痛失亲人、终生未婚,卢瑟福对实验的精密要求及在培养科学后备军方面的突出贡献等等,都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个亮点。我能感受到学生们听到居里夫人一句“镭是应该属于全人类的”时的心灵震撼。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犹如一针兴奋剂,激起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勒由氰酸铵制备出了尿素,不仅掀开了有机化学的新篇章,而且打破了“生命力”的权威学说,破除了迷信,使学生感受到要勇于坚持真理,敢于向权威质疑,用探究、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待学习。

  在“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教学中,我除了向学生们介绍了道尔顿对化学的伟大贡献外,还向学生们说明:道尔顿不是那种天资卓着的人,但他勤奋、刻苦、百折不挠。以他做气象观测记录一事为例,从21岁开始做气象观测以来,直到他临终的前一天,他从未停止过,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仍顽强地记下了那天的气压和温度数据,在“微雨”两字的旁边,是一大滴的墨迹,说明此时的科学家实际上已很难控制自己的行动了。由此让学生感受到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必须持之以恒。

  感谢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给人类带来的不只是文明和进步,他们百折不挠,谦逊严谨的人格魅力,也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时时激励着我们要终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好书的同时,唤醒心灵,用毕生的心力塑造自我和每一个学生。

  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是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要认识到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进行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要进行心理教育,把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统一起来,以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完成学科教学和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807388.html

相关阅读:25个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坚持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