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串起课堂数学更有趣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基于问题整合数学课程,追求真问题、真学习、真课堂、真数学。

以问题贯穿学习全程:预学、共学、延学,追求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不断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着更进一步的问题走出课堂。

数学建模在小学是否可行?一开始我们也心存疑虑。因为数学建模不同于小课题研究,它是要借助数学的方法研究,提出并解决现实生活中原本非数学领域的问题。但是,着眼于培养数学素养的长远考虑,我们还是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在整合数学课程中加入了这一模块。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寻找并帮助孩子选择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研究对象,协助其进行模型假设和模型构造,再对模型求解并作出分析。这个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极具挑战但又欲罢不能。

例如,我们尝试过这样的教学。

第一阶段,六年级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提炼出“购买水果划算吗”“购买水杯性价公式”“车速与轮胎转速关系”等儿童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阶段,教师让学生根据兴趣分组研究,教师和每个组分别交流研究方案,指导搜集资料、整理信息,在有了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假设、计算、调整、优化。

第三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并把报告分发给各组研读。第四阶段,各组报告研究成果,小组之间质疑答辩,各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每经历一次数学建模的全程,就是一次将生活、数学、科学、语言表达等无痕整合的过程。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理解现实问题的意识,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能够数学地交流,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涵养科学精神等数学素养都在不断提升。在课外,儿童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做题,而是走向了整合的主题性作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件件更富情趣、更富个性、更具挑战性的创意作品。如数字画、四格漫画、图画日记、数学制作、数学小报、研究报告、数学小说等。

儿童的学习样态也发生了变化。老师让数学变得亲近儿童,儿童也愿意亲近数学,越来越多的儿童爱上数学,乐于讨论数学,甚至不少儿童痴迷数学。比如,邵成阳同学在整合数学课程的熏陶下越来越爱问“为什么”,喜欢动手做,常有创新想法,升入中学后获得了邱成桐数学奖。

如今,我们的学生敢于质疑同学,质疑老师,甚至质疑课本。宋晓同学就在自主学习中发现了三年级课本中《观察物体》单元中的一个错误,并大胆地写信给编者。平凡的女孩,了不起的质疑。

整合数学课程的实施改变了儿童对数学的认识和态度,李亦安同学说:“学好数学很重要,用数学的眼光能让我们透过事情表面,看到事情本身。”儿童将来不一定成为数学家,但积淀的可贵的数学素养对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将终身受用。(汤卫红 清华附小特级教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820877.html

相关阅读:备战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