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策略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成为改革的中心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中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及时更新观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优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宽松、严谨、舒适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所渴望的,教师要以积极进取的信心、严谨治学的态度、自然大方的教态、生动有趣的语言、丰富渊博的知识在学生心目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表现和投入,以自己敬业爱生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对学习的喜爱。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必须把课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要“活”起来,即教师要“活”讲、学生要“活”学,课堂上让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并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充分地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二、优化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从学习数学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造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促进学生思维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学习数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问题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

  1.问题情境要有针对性。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唤起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情感,增强目标意识。无病呻吟的情境非但不能使学生领悟要诀,相反更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触及问题的本质,要针对教材、针对学生。

  2.问题情境要有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问题的设置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3.问题情境要有挑战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新知识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问题情境。

  4.问题情境要有发现性。问题情境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处于“奋发”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学会自主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并使他们在学习中把摸索体会到的数学观念、方法尽快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三、优化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科学是学生动手操作出来的。的确,人的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动手实践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对数学的直接体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数学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发展个性思维。例如“立体图形”的教学,由于它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丰富的图形构造生活中的实景。这样避免了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新知识。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825807.html

相关阅读:考完试之后,如何分析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