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问题”架起思维训练的支点-合作学习中问题设计的思考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崔清兰

主问题设计在合作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主问题设计教学活动,可以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不但教学思路明晰,而且学生也可以在老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发挥主体作用,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那么,什么是“主问题”呢?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或应答式的提问而言的,它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它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和创造,有利于课堂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

那么,怎样设计“主问题”才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尝试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疑难点处设计

疑难点处提问,既可以化难为易,又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例如,鲁迅小说《社戏》的最后一段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在教学时,以这一段为切入点,设计主问题:小说中写的那夜的戏真的好看吗?那夜的豆真的好吃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作者真正回味的又是什么呢?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合作探究,就能感受到作者真正回味的是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天真烂漫、宁静祥和的童年生活。又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济南的冬天”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比较得出文章所强调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

二、矛盾点处设计

抓住一对矛盾或抓住一个现象来提问,使讨论的中心向新课方向逼近。

例如,在教《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时,我从标题入手来设计“主问题”,抓住“悲剧”和“伟大”两个矛盾的词来设计问题:1.为什么这是一个悲剧?2.既然是悲剧,为什么还称得上伟大呢?这样几个小问题,极为准确地抓住了文章重点,也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结尾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一句是全文点明题旨的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收束。我就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忧愁而又快乐”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又为何快乐?从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通过这一组相互矛盾着的关键词,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理解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真正内涵,从而深入理解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奉献者形象。

三、中心点处设计

根据中心提问,可以提纲挈领,既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从文章的主旨入手设计主问题是紧扣教学重点的捷径。比如学习《湖心亭看雪》时,理解主旨是难点,我依旧抓住文章最后的中心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这里的“痴”你觉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学生在通读全文、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可能会说“痴傻”,因为他“更定”“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也可能会说“痴迷”,因为湖中景色美。我觉得这样的答案没错,但这样的理解又是肤浅的,所以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此时提出另一个主问题:避开人群晚上去赏雪,这反映了张岱怎样的内心世界?偶遇的金陵人的情节又反映了什么?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表象到内在,探求张岱的内心世界,这样就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在简洁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意及深情。

四、发散点处设计

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地方提问,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散步》的最后是这样写的:“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文章画龙点睛的部分,学生理解也是有困难的。此时我提出一个主问题:为什么母亲和孩子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引发学生向更深处思考,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

除了纵向发散训练以外,我们还可以横向训练。于漪老师在教读《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的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时,便提出一个问题:“东、西、南、北”四字有怎样的含义呢?它与汉乐府《江南》中“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中的“东、西、南、北”有何不同?它们与徐渭题写在青藤书屋的对联“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差异?它与王实甫写在阳关的对联“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中的“东、西、南、北”又有什么差别?这一连串的提问不仅点亮了课堂,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五、亮点处设计

教师在对一篇课文进行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是对语言的品味,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

当然,有些文章在内容或者结构、手法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进行教学时,利用课文的特色设计课堂提问,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余映潮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用三个“主问题”来领起全文的教学: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口头编创“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2.请同学们用“比较辨析”的方法,编写课文“词义辨析”卡片。3.讨论:课文中哪几个关键字既牵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又表现了人物性格。从上述提问或问题可以看出,“主问题”的设计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品读和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的板块。主问题架设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桥梁,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六、专题形式设计

专题研究要求比较高,但是它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它可以使教与学的重点从单纯的获取知识,转到学会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比如在学习《故乡》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请你从对比的角度体味文章的表现手法。这样的设计,其实都是学生活动的设计,都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设计。阅读教学中一般常用的、惯用的提问手段在这里悄然淡化了它的身影,而代之以课中小小专题的探究,代之以课堂交流与师生对话,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课型——无提问设计课型。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对提问设计的研究,最神秘最有趣的是研究不提问。

作者:崔清兰

主问题设计在合作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主问题设计教学活动,可以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不但教学思路明晰,而且学生也可以在老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发挥主体作用,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那么,什么是“主问题”呢?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或应答式的提问而言的,它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它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和创造,有利于课堂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

那么,怎样设计“主问题”才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尝试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疑难点处设计

疑难点处提问,既可以化难为易,又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例如,鲁迅小说《社戏》的最后一段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在教学时,以这一段为切入点,设计主问题:小说中写的那夜的戏真的好看吗?那夜的豆真的好吃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作者真正回味的又是什么呢?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合作探究,就能感受到作者真正回味的是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天真烂漫、宁静祥和的童年生活。又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济南的冬天”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比较得出文章所强调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

二、矛盾点处设计

抓住一对矛盾或抓住一个现象来提问,使讨论的中心向新课方向逼近。

例如,在教《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时,我从标题入手来设计“主问题”,抓住“悲剧”和“伟大”两个矛盾的词来设计问题:1.为什么这是一个悲剧?2.既然是悲剧,为什么还称得上伟大呢?这样几个小问题,极为准确地抓住了文章重点,也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结尾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一句是全文点明题旨的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收束。我就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忧愁而又快乐”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又为何快乐?从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通过这一组相互矛盾着的关键词,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理解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真正内涵,从而深入理解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奉献者形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930964.html

相关阅读:“语文味”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