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收尾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宋瑞祥

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为了保证知识的有效传授,课与课之间的衔接就显得特别重要。一堂课的精彩结束,往往能为下一堂课作好有效的铺垫。

现实中教师往往很重视导入语的精心设计、课中内容的充分准备,而收尾就要显得逊色多了,甚至很多时候一堂课草草收兵,直接就省略了收尾。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虎头蛇尾的情况呢?

一是观念问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教师往往把很多精力放在了开始和课堂内容的准备上,而对于收尾却并不是很在意。在导入和收尾阶段的时间、精力分配很不均衡,导致的结果就是导入语言精彩纷呈,而收尾语言则平淡无奇,甚至马虎了事。

二是教学设计不到位,无法有效掌控时间。由于备课时准备不够充分,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估计不足,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导致上课的节奏被打乱,那么临近下课时也就只能草草结束了。

在这里我着重介绍两种收尾的方法。

(一)教学留白

其实“留白”这个词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古代说书人在讲到最精彩的时候往往抛出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是运用的“留白”。当然,我们不能在语文课讲到最精彩的时候说出这句话,但我们可以借鉴说书人这种吊人胃口的方法,让语文课变得“言有尽而意无穷”。洪宗礼先生曾说过“教师应当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力,把学生引进积极的思考王国”。而语文课堂的收尾阶段,无疑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把握的利器。下面来看两个案例。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收尾:课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要是回到家后发现叔叔于勒突然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那情形又会是如何?菲利浦夫妇又会有什么表现?

《孔乙己》教学收尾:老师在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你们看课文中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那孔乙己到底死了没?这里的“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我们下节课来听同学们的见解好不好?

在这两个案例中,教师在课堂收尾所设置的教学留白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因为是下节课才回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同时也给学生预留了发挥的空间。

语文教学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而语文课堂教学收尾阶段中的“教学留白”正是这种主体性的具体体现,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美即有“缺陷”或“空白”的形状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充分调动自己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填补留白内容,给他们以自由驰骋的空间,使其体会到自我的参与感与创造感,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教学留白”中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课尾留疑

质疑,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也是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课尾质疑”的方法更适合于那些指向性较强的问题。

如我在教学《风筝》一文时,当讲到“我”的人物形象时,课堂已经接近尾声了,同学们众说纷纭,认为“我”“野蛮、粗暴、专制……”,因为对弟弟进行了“精神的虐杀”。而当说到对“精神的虐杀”含义的理解时,同学们都停留在了字面意思的理解上,却不知道其根源。于是我说:“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能否课外查查资料,结合作品的社会背景去理解呢?下节课再继续探讨。”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设置的“课尾留疑”较好地解决了课堂中时间不够的问题,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问题引导学习。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而这扇窗子,不正是语文课堂收尾语言的课尾留疑吗?

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其实,课堂教学也一样,一堂收尾收得好的语文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会使学生得到愉悦无比的享受。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每节语文课的收尾,尽可能地展示语文课的艺术魅力,以激发起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强烈愿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收尾似乎比开端更为重要。因为开端差些,接下来还有挽救和弥补的机会,收尾收得糟糕的话,那么即使开端是“凤头”,中间是“猪肚”,整堂课还是不成功的。当然,要使每堂语文课都收好尾,需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从精心备课开始,这肯定会非常辛苦,但从学生终身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升来看,付出这样的辛苦是值得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958120.html

相关阅读: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俄狄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