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所谓问题教学法,其实现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问题情境的创设,其教学途径通常为:帮助学生把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旧知识相结合,从而激化他们意识中的矛盾,最终形成有关新知识的问题情境。这一树立问题意识的基本途径,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实现。

一、借用直观手段树立问题情境

所谓"直观手段",即一些图片、实物或者模型。高中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这些直观手段来实现问题情境的创设。比如说在讲中国古代行省的设置时,先对元代行省设置原则进行讲解后,展示元代疆域图,让学生找出十个行省和单列行政区划的位置,然后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进行对比,寻找两幅图的差异。通过这一直观、形象的学习,他们就能较快地掌握行省名称和行省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了。

二、通过教材中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历史的教材中,学生经常反应有前后矛盾的内容。事实上往往并不是教材内容存在矛盾,而是前后的知识要用不同的思维角度去理解。比如,在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章时,在教材的引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而在教材中讲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时,又写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那么这前后之间是否矛盾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清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的伟大决策。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三、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以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相近的问题进行对比和分析以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讲《戊戌变法》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19世纪下半期,中国和日本两国分别面临着哪些社会危机?两国为挽救危机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为什么中日两国的社会危机会有不同的结果?学生通过对比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从而更深入地了解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是如何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日本改革的成功源于改革派力量的强大和封建势力的较小阻力。而中国却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导致未能像日本一样摆脱危机而发展成为亚洲的强国。

四、通过提出、检验假设,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给学生提出一些假设,让学生在检验假设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讲到五四运动时,教师可以做如下的假设:"如果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成功了,还会爆发五四运动吗?"学生通过对这两个假设的分析,从而明白苏联的解体有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苏联社会长期在斯大林模式下社会危机已经积重难返,矛盾重重;再加之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从而学生就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苏联解体的原因。五四运动的原因则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奠定的思想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及十月革命的推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从而使学生明白历史发展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总之,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创新,从而发挥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独特魅力,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和课堂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975707.html

相关阅读:2017高考历史命题趋势预测